|
一生银杏情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1月17日 来源:近报
桃三杏四梨五年,无儿不栽白果园”。走进银杏之乡,满眼尽是遍地金黄的美景,一棵棵银杏树上挂满了丰收的硕果。要说这银杏之乡的美誉,功劳最大的还是我们的科技副乡长禚(zhuo)宝洋。
禚宝洋今年67岁,现在是一位普通的退休人员。1992年当选为临沂市郯城县新村乡的科技副乡长,当年他大力推广种植银杏树,带领乡民们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据他介绍银杏的生长周期很长,是树木中的寿星,一般条件下,银杏从小苗长到可以结果需要20年左右,大量结果要40年。因为生长比较缓慢,有爷爷栽树,孙子收果的说法。 禚宝洋说自己七八岁时患有气管炎,老中医告诉他吃些银杏果有疗效,后来他便是吃着银杏果好起来的。因此,禚宝洋对银杏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后,禚宝洋在村里摸索着种植银杏。当年因为科技水平有限,收益效率不高,愿意大面积种植的不多,禚宝洋却一直在坚持着。1979-1988年省科委银杏早期丰产矮化密植项目在当地展开,被选为科研队长的他把睡铺搬到了密植园里,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辛勤的付出,最终培育出三年结果、五年盛产的优良银杏品种。村里书记、主任、会计率先试种植,收获期一棵苗能卖5元,一分地竟有近万元的收入,这是当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这样一下子调动了乡亲们种植银杏树的积极性,慢慢的银杏树在新乡乃至整个郯城慢慢推广开来,成就了“天下银杏第一乡”的美誉。 银杏全身都是宝,树是园林绿化树种,还是防虫的木材,树根皮可提取内脂,果实可以食用,叶子还可以提取黄酮苷,用于降三高。现在,郯城县在银杏叶、果、苗、盆景、食品、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发展,实行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已经颇具规模。现在国家提倡科技兴农,禚宏伟成立了生物公司,生产银杏叶提取物的原材料。这是在禚宝洋的努力下,新一代人在新时代走上的又一条致富路。 虽然退休了,禚宝洋对银杏的感情却丝毫未减。现在的他在家里养了好多棵银杏盆景,这些倾注了他几十年心血的艺术品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并日日夜夜陪伴着他。“银杏乡长”禚宝洋将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银杏的发展事业上,八岁与银杏结缘,一生与银杏相伴。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是那棵千年古银杏树,禚宝洋几乎每天都会到这棵树下,向来来往往的人讲述着关于它的一个个传奇故事,诉说着自己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