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难火制作差异不是理由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2月15日    来源:近报


  近两年大IP阵营收获颇丰:《白鹿原》这一让作者都觉得难以改编的恢弘巨著,拍成电视剧竟然效果不错;三国题材里,诞生了一部视角独特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现代剧里,有《欢乐颂》对女性成长的关注,有《情满四合院》对时代的写实。虽然比不上1990年《渴望》的热度,也算是口碑和收视的双丰收。
  很可惜,优秀的电视剧放在我们每年几万集的电视剧产量里,整体上还是太少。如今,人们的注意力分散,很难再有一部剧能够取得30年前的轰动效应,也让一些好的作品,淹没在众多的烂剧之中。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如今的电视剧制作周期太短。30年前的电视剧制作,可以看作是一种共同体的协作。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有艺术方面的追求。他们更关注的是作品本身。他们不需要在乎甲方的态度,或许拍摄资金有限,但可以免去满足市场要求的种种掣肘。
  现在的电视剧制作,是一种产业化模式。投资方和拍摄方,变成一种商业契约关系。对拍摄方来说,最要命的一点,就是时间限制。一个投资,最要紧的是产出。能否在某个节点卖出去,能否迎合到一种有利于收视的公众情绪,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那些大名鼎鼎的电视剧制作方,这几年反而缺乏好作品,因为他们接的单太多,而制作的时间也就变得大为缩短。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