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釉下的诱人与迷醉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01日    来源:近报










  个人简介
  章建强,号八卦山人,祖籍浙江。1963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艺术世家,"珠山八友"王大凡第三代传人(其父亲章达系王大凡弟子,著名陶瓷专家)。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永久学术顾问,世界教科文组织首席艺术家、艺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青红瓷创始人,景德镇青红瓷研究院院长,教授,景德镇儒陶斋主。

  醉意》系列三 国家级金奖
  醉虾神龙图》
  雨中的玫瑰》
  畅想》 国家级银奖
  见习记者 刘紫薇

  1986年章建强开始研究青花、釉里红,可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接触陶瓷。出生在陶瓷世家的章建强,自幼爱好画画,在他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就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时数学成绩一塌糊涂。”章建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章建强五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天赋,闲时的他经常临摹家里书架上放置的小瓶,瓶身上有假山、石头以及兰花草等景物,就是因为这一次临摹,章建强第一次得到了父亲的赞赏,使他信心倍增,也使他的人生在冥冥之中有了定点、目标。
  像章建强这样有天分的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001年至2005年间,是他最困苦的几年。“那个年代真的很苦。”章建强吐了一口烟圈,仿佛当时的日子也如这烟圈般飘散。当时的章建强变卖了家中的房子,借了高利贷,负债累累,亲戚朋友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何他要这般执着,甚至有人劝他去从事其他行业糊口,可是这并不能阻碍章建强追逐陶瓷艺术的脚步,顶着巨大的压力,他毅然决然选择继续创作,“创作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只有进行创作的时候才会把一切都抛之脑后,所有的压力仿佛在那一瞬间全都不见了。”
  章建强对于陶瓷的热情是绝对的,有时候灵感来了,一连二十几个小时都不停歇,在《江雪图》创作过程中,寒冬的夜里突然停电了,但是提起画笔灵感源源不断,他点燃了一根蜡烛,伴随着烛光进行创作,一晚上不知道燃了多少根蜡烛,望着画中独钓的老翁,与寒江对语,自己仿佛融入在画中,超越了时空。同样是在一个寒冬的夜里,章建强一人在窑炉旁坐到天亮,即便数九寒天,身旁的水已经结了冰,却也感觉不到寒冷,一连二十个小时一气呵成,《畅想》就这样诞生。“创作就是这样,完全把自己置于陶瓷艺术当中,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等到作品真正完成之后才会感觉寒冷袭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满满的疲惫感。”章建强回忆。
  满怀着对陶瓷艺术的热爱,章建强有着自己的坚持。对他来说,创作就是自己的信念、信仰,他把创作当作自己的生命,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有时候做梦都会想到一个概念、一种色彩、一个瓶、一个碗、一个构图,完完整整的浮现在脑海,“这大概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章建强说,但是在追求陶瓷艺术的过程中,经济回报方面并不很能体现。章建强一直没有参与市场经营,他一直坚持有的作品哪怕再简单,也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文化渗透进去,哪怕只有一个符号,也是通过多年对美学的追求而锤炼出来的,都是通过积累,才会产生这些迷醉而诱人的作品。
  迷醉的华丽》 国家级金奖
  秋水共长天一色》系列二 国家级金奖
  黄山松云图》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