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韩相比,国内“天价片酬”太离谱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01日    来源:近报



  一张今年夏季日剧顶级女明星电视剧片酬排行榜,让人无比震惊,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新垣结衣,拍电视剧的片酬,是每集10.3万,紧随其后的深田恭子和真木阳子,每集都是9.8万。考虑到日剧的篇幅都很短,她们拍一部剧的毛收入,也不过一两百万。这和国内演员的片酬,是完全不能相比的——顶级女明星在内地拍电视剧,一部的片酬,已经在一亿上下了。
  许多网友开始愤愤不平——国内明星的片酬,为什么这么高?那原因实在太复杂了,单纯用日本演员的片酬进行比较,很难找到真实的原因。不过,表面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定价权的明星,要在通胀的时代,重新确定自己的价值。
  国内明星的片酬之所以这么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自己及其参与的产品,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其实都是极其复杂的金融产品,已经不能用常情常理去衡量,而要用金融魔术的眼光去打量。在混乱的行业标准之下,明星有没有作品不要紧,作品质量如何不要紧,电视剧质量如何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们有没有被金融魔术师之手选中,成为标的物。一旦被选中,就会附着金融产品里最奇妙的那些属性。比如业内不良竞争和互相抬价,各路大牌明星经纪人匪夷所思的试探性报价,导致了演员行业看上去生机勃勃。不管你是一夜走红,还是实力派偶像派,只要你有话题和卖点,你就是可以通货膨胀的。相比之下,日剧片酬相对合理,这与其独特的制作和估价机制有关。日剧产业几乎被日本各大民营电视台和NHK垄断,和中国影视剧公司制作完成后再分销给电视台的运作模式完全不同。当中国粉丝心疼日本演员工资低时,其实是长期被“艺人就是身价高昂”的刻板印象洗脑了。和日本艺人同样经常被粉丝心疼的还有韩国艺人,以及资历更浅的“练习生”,粉丝总觉得他们是长期被公司盘剥的对象。
  但从日韩演艺圈生物链最顶层的明星收入并不算太夸张的情况来看,国内艺人巨大收入差的原因,或许才是最值得思考的。因为在这个行业,收入可以不关乎资历、不关乎业务水平(演技),强烈依靠毫无规律逻辑的“人气”和“话题”。影视行业的生产模式——从编剧为主到导演中心制再到明星中心制,又助长了这一趋势。不断恶性循环到现在,个别明星的“天价片酬”成了至今难解的病症,造成了娱乐产业里糟糕的“通货膨胀”。
  说实话,一个付出的劳动并不比你多多少的影视艺人,拿着高你百倍的薪酬,真的存在就是合理吗?资本的逻辑就是真理吗?从这个层面,新垣结衣、全智贤们的片酬,真不算低。毕竟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有许多优秀的团队在支撑着。我们呢?让产业链里的其他幕后工作人员分明星片酬的零头,才是不可思议。  陈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