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省派“第一书记”助推脱贫攻坚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01日    来源:近报


  记者 于传将 通讯员 朱沙

  从农行山东省分行了解到,该行“第一书记”郭君策自今年2月底进驻莘县古城镇贾庄村后,在熟悉民意、掌握村情的同时,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查找梳理症结,制订帮扶措施,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贾庄村是省定贫困村,位于鲁豫两省四县交汇处莘县古城镇,全村耕地960余亩,土壤沙化、盐碱化或雨季易涝等问题突出,以小麦、玉米为主要产业。村集体没有资产,也没有收入来源,对外负债近20万元,长期缺乏发展资金。该村共有党员25人,平均年龄近60岁,村两委4人,平均年龄58岁,党员干部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年龄老化,后备力量不足。
  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贾庄村共同发展致富的重要因素。为扭转村组织运转基本靠“补”、基础设施基本靠“要”、公益事业基本靠“捐”的现状,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和共同脱贫致富的能力,“第一书记”在与乡镇、村两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了“突出‘精准’二字,发展扶贫产业,提升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
  在对精准贫困户逐户落实帮扶措施的基础上,以发展培育蔬菜大棚产业、巩固提升高效特色大蒜种植产业、适度扩张生猪养殖产业为重点,提速产业扶贫步伐,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截至8月末,已实现村集体收入8万元,提前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3万元的年度增收目标。
  依托产业扶贫资金及项目实现精准脱贫。在40万元省级产业扶贫资金的运用上,按照乡镇统筹使用的要求,配合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在明确权、责、利的基础上,由镇政府负责将资金投入千亩大棚产业区。所产生的收益一方面将定向用于精准扶贫,涉及5户13人,另一方面,节余的部分收益用于村集体增收。
  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利用莘县农业局高效特色农业扶贫项目,种植合作社发展大蒜520亩,种植户每亩平均增收1000余元,村集体固定资产增加近80万元,村集体增收7万元,向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分红2000元;引导养殖合作社根据市场情况,适度扩大生猪产业规模。通过争取金融扶贫政策支持,成功获得莘县农商行60万元贴息贷款。
  为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扶贫,“第一书记”协调现有生猪产业合作方莘县金牌饲料公司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累计获得产业扶贫资金200万元,有效捉进了养殖合作社的发展。。,目前,养殖合作社已累计向村集体贡献了1万元的收入,并向县扶贫办一次性捐赠了3.8万元的爱心扶贫资金。
  此外,“第一书记”还积极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先后3次组织村两委、群众代表外出考察果树扶贫产业、大棚产业、特色经济作物等。围绕金融扶贫工作和服务三农工作,组织20余户村民申请了扶贫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