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视界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2月24日    来源:近报



  图/文 郭建政

  “十三年含辛茹苦人长大,羽毛你长成就要飞,想当初我这清风亭上抱你归……”2月17日,豫剧《清风亭》选段在济南市市中区青桐山村唱响。台下二十几名老年人听得津津有味,现场板胡、二胡、唢呐、闷子、笙……专业的演奏有板有眼,简陋的舞台上演员的演唱却是非常投入。
  青桐山村是济南市海拔最高的村子,整个村坐落在海拔750米的青桐山半山腰上,舞台车开不上来,大家把道具舞台分批运上来,晚上在村支部打起地铺,吃着自己做的大锅菜,这样的艰苦生活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这些演员都是山东剧协梆子剧团的专业演员,近年来,他们大都在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演出。据团长刘东介绍,剧团成立于2004年,起初有60%的国家补贴,2010年改制后,开始自负盈亏,不少人离开了剧团,还有近三十名酷爱戏曲的演职人员坚守在舞台上,他们大都来自鲁西南地区曾专业戏校毕业,自筹资金购置新型演出舞台车,自己联系演出,每年在外演出大约八个月左右,一般从正月初演到农历四月底才能回家,再从农历九月份到春节左右剧团放假,很多演员农村都有地,还得去忙农活。
  团长刘东是一名清瘦但很干练的女演员,1995年毕业于济宁艺校山东梆子科,毕业后曾在河南豫剧团做演员,在一次演出中将腿摔伤,被迫离开剧团。回到山东来到梆子剧团,她平时要上台演出,还要在外联系演出。她说:“现在剧团生存状况很不乐观,戏价低的要命,剧团费用很大。演出虽然很累,但最怕的是无戏可演,这三十口子人指望这个吃饭。”
  剧团生活很艰苦,但看到观众们期待的眼神、听到大家爽朗的笑声,再苦再累也感觉很开心。为了生计,演员们整日走村串巷,台上台下,戏里戏外,他们在追逐着自己的演员梦想,演绎着自己的戏曲人生。
第0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