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招教你滋润过秋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01日    来源:近报



  除了中国,没有哪个国家的老百姓这么重视防秋燥,可称为中国式秋燥。
  重养生的人,炖雪梨、煲银耳汤,就是为了预防咽炎、鼻出血、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更有甚者用上了中药材牛黄、大黄,效果却不佳。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博士何迎春说,秋燥也是有“个性”的,要摸清各种“燥脾气”,才能滋润过秋。

●秋燥分为温和凉
  “温燥”见于初秋暑性未消时。而“凉燥”起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眼下“凉燥”正当头,初起时多见身热头痛、唇燥咽干、流涕等,需要吃些生姜、大枣等,驱散寒气。
●秋燥又分上和下
  呼吸道和肠道非常容易被秋燥之气侵扰,儿童更容易上燥,老人更易下燥。上燥的表现有咳嗽、流鼻血、喉咙干哑等,下燥则表现为便秘、痔疮、大便出血等。对付上燥用水,多喝水,也可用芦根、桑叶等煮水喝,还可装个加湿器,增加湿度。下燥时,煎炸、湿热食物要少吃,可多吃些槐花、蜂蜜、香蕉等,通便润肠。
●秋燥还分内和外
  即脏腑燥和皮肤燥。工作忙、压力大的人更容易脏腑燥,失眠多梦、心情烦躁都是其表现,更年期女性也要注意。燥热之邪损伤心、肾、肝阴液,建议早睡早起,保持情绪稳定,外出秋游也很不错。还可多吃些豆浆、白萝卜、银耳等,滋阴润燥。至于秋燥带来的皮肤干痒问题,建议洗澡时水温不要超过40℃,多用补水化妆品,保持皮肤滋润。
据《健康时报》
肩膀疼举会儿双手
  正确的姿势不但美观大方,增添自信,还有益健康,尤其是能缓解疼痛。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最近载文,如果身体已经因姿势不良出现酸痛的现象,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法缓解疼痛:
  肩膀痛“举手投降”。这个练习很简单,可以躺在床上或靠在墙边,肘部弯曲,双手上举,呈“投降”的姿势,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3-5次。该动作有助于舒展胸部、双肩和双臂,缓解姿势不良带来的肌肉紧张。
  后背痛“鲤鱼打挺”。俯卧,手臂向前伸,尽量抬高双臂和双腿,做类似飞行的姿势,保持3-10秒,每天练习3-5次,能有效缓解后背酸痛。还可以增加难度,用手脚做类似游泳的划动动作。
据《当代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