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发年终奖“金饭碗”留不住人了?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2月24日    来源:近报


  记者 于传将 

  平安银行1元年终奖风波尚未散去,又有一家银行爆出年终奖6月“补发”事件。而据了解这是该行为防止员工流失变相“设卡”留人的手段。
  银行业曾经是一个“只进不出”的好去处,收入高、福利好、够体面、“旱涝保收”,但这种局面近几年来逐渐有所转变。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5年,参与调查的3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流出各类人才约22.6万人,其中2013年6.98万人、2014年7.29万人、2015年8.38万人,人才流出呈加速态势。
  曾经“躺着赚钱”的“金饭碗”,如今成色几许?
“土豪”的苦日子
  随着各家银行年终奖发放陆续完成,银行业“吐槽年终奖大赛”也正式拉开序幕。平安银行一零售部门员工在网上公开了自己的年终奖,显示1元整,“隔壁同事好一点,3元多,我想知道是发纸币还是硬币?”平安银行的员工还爆料发了5.62元的年终奖,甚至有人不仅没拿到钱,还要被倒扣。
  虽然一元年终奖只是极端的个例,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银行员工的年终奖普遍打了折扣,尤其是在2016年,不少银行面临战略大调整的情况,部门变更、撤换对于员工而言更是家常便饭,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员工的年终奖都成了镜花水月。
  某农商行后台人员对记者表示,没改制前,年终奖一年十几万元,还有各种名目的福利,“如今一年比一年差,好在年终奖还有,前年发了6万元,去年只发了3万(元)多,也知足了”,毕竟“土豪家余粮也不多了”。
  伴随着年终奖的大幅跳水,还有银行员工绩效工资的普遍减少。2016年降薪、不良率攀升、利润增速下降、转型,成为银行业挥之不去的话题。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中,只有6家上半年人均薪酬同比有所增加,其余10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民生银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同比下滑23.2%。
  据新京报调查显示,某三线城市银行员工的绩效工资“一千多,比正常的绩效少了三分之二”,由于受到不良贷款率拖累,导致绩效工资下降显著。“在业绩正常,不超额完成任务也没有坏账的情况下,绩效工资基本能维持在3000元左右”,如果坏账比较严重,“绩效工资可能只剩下几百块钱”。
  收入惨淡的背后,是银行赚钱能力的下滑。在利率市场化影响下,银行存款、贷款利息差不断收窄。申万宏源证券出具的银行业研报称,上市银行2016年累计净息差2.10%,预计较2015年收窄0.35%。
  息差大幅收窄,意味着银行获取利润的空间被蚕食。1月25日,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65万亿元,仅同比增长3.54%,增速连续两年处在个位数水平。
变相“设卡”留人
  随着利润的下降、业绩压力的加大,银行从高管到员工“出走”现象不断。记者了解到,一家股份制银行因为在过去一年内辞职的员工人数太多,而提出“员工离职要接受分行领导逐级谈话”的要求,比起此前只需要上一级领导批准的方式复杂很多,也让员工心理压力更大。
  “以前只要支行行长批准就可以了。在离职前,员工在支行做好交接工作就行,根本不用往分行跑。”该行员工小尹告诉记者,按照新要求,不仅过程繁琐,更让他担心的是,领导会不同意他辞职,因为该行之所以设立“逐级谈话”这一要求,就是因为去年该行“走的人太多了”,从分行部室到各支行网点,有大量员工递交辞呈,因此领导对员工离职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一个等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这家银行将新入职员工一律纳为正式编制,取消了派遣制度。一家地方银行也采取了相似做法,把在岗的大批派遣员工都给转正了,为的就是留住人才。该行员工还透露,不久前召开一个会议时,分行一位领导有意“吹风”,说该行的招聘比例高达270:1,争夺依然激烈,告诉大家要珍惜自己的工作。
  “银行员工反映考核指标多、达不到指标,是银行业‘产能过剩’的侧面反映。”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银行原本赚钱的渠道现在很难赚到钱了,市场“蛋糕”变小、利润越来越薄。在传统经营性收入不达标、无法满足增长需要的情况下,银行加大了对中间业务收入等考核,一些员工难以达到银行考核目标要求,只好另谋职业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