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能否迎来理财收益峰值?

近报 新闻    时间:2016年09月30日    来源:近报



  记者 于传将

  中秋已过,国庆又即将来临。对于爱打“节日牌”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其节庆期间发行的“特供产品”预期收益率往往高于平常发行的普通理财产品,因此节庆专属理财产品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
  今年以来,受利率持续下行以及“资产荒”影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跌跌”不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从去年初的5.26%下滑至今年初的4.39%。而截至目前,这个数据又再次下滑至3.66%。
  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破4”蔓延的当下,10万元买理财产品较去年少赚1600元。即将到来的国庆行情,能否迎来一个收益峰值呢?
“破4”行情持续蔓延
  进入2016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上“破4”的行情持续蔓延,如今更是跌破3.7%。在收益走低的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速也呈下降趋势。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上半年)》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45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68961只,理财产品规模总计为26.2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78万亿元,增幅为11.83%。
  而去年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速为56.5%,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增长了3.5万亿元和4.98万亿元。由此可见,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记者走访省城多家银行网点发现,目前在售的理财产品中,保本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多在3.0%至3.5%之间;非保本理财产品中,投资期限在三到六个月的中短期产品,收益率也不到5%。从收益类型来看,高预期年化收益类型产品多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
  “钱存在银行利息太低,想买点理财产品保值,去年也买过保本的理财产品,还能买到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现在理财经理推荐的保本产品收益才百分之三点几,偶尔有收益4%的产品也抢不到。”在一家国有大行的营业网点,前来购买理财产品的市民陈女士向记者抱怨:“去年买了10万元的理财产品,扣除一些交易时间损耗,一年下来,差不多赚了5000元。但照今年这个形势来看,10万元投进去可能比去年要少赚2000元。”
  记者注意到,一家城商行推出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3%,竟吸引了很多市民排队购买,该产品发售当天就被抢购一空。
  “大部分客户都是用网银来抢,柜面排队购买的客户也很多”,上述城商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去年同期,我们行里还有不少收益超过5%的理财产品,今年降息降准后,收益率自然就下来了,目前收益率4%以上的产品都很少发了。”
节庆产品不温不火
  记者了解到,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各家银行的促销热情远不及往年,“中秋特供”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数量锐减,而且收益率也没有明显上涨。
  去年中秋节期间,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促销火爆。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都在4.5%-5%之间,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多在4%-4.5%之间。
  记者注意到,今年中秋节期间,国有大行很少有推出中秋专属产品的,大部分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维持在3%左右。部分中小银行推出的中秋专属理财产品,收益率在3.5%-4%之间,预期年化收益突破4%的理财产品少之又少。
  此外,各家银行推出的中秋专属理财产品的募集期普遍较长,包含了整个中秋小长假,从某种程度来看,实际上摊薄了收益。
  普益财富报告指出,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信用风险增加,引发银行坏账率不断攀升,大量资金回撤,能够满足投资者预期收益水平的资产越来越少,市场缺乏较好的可投资标的,短期内金融业资产荒现象还将持续。
  与此同时,市场资金面也愈发宽松,流动性较为充裕,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很难再保持较高的水平。因此,普益财富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将继续走低,且短期内下行趋势难以逆转。
  不过,国庆小长假即将来临,银行为了缓解节前“缺钱”的状态,将会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这可能将成为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的一个峰值。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国庆期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可能出现上涨,但幅度会比较有限。
  此外,购买“国庆节专属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时机也需要精准拿捏,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特别要注意募集起始日、募集到期日、起息日这几个“关键词”。募集到期日往往不是起息日,某些理财产品的起息日会后推一天,还有些理财产品属于“节前购买,节后起息”,因此不宜过早投资,以免资金在募集期和非工作日站岗摊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