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悠久近报 新闻 时间:2016年09月30日 来源:近报
要说起流传至今有着悠久历史的济南特色小吃,油旋儿不得不算一个,小到街边巷子的作坊,大到高大上的酒店宴席,都可见到油旋儿的身影。传统的油旋儿和软面,铺章丘大葱与猪油剁成的葱油泥。烤好后,葱香浓郁,外酥内嫩,中间有凹,其里层层叠叠,片片成旋,谓之油旋儿。有传说油旋儿源于江南,清康熙时浙江嘉兴人顾仲著《养小录》,其中有一则记“千层油旋烙饼”,文曰:“白面一斤,白糖二两(水化开),入香油四两,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火上烙之。”但济南油旋儿却是咸味的,“南甜北咸”无足见怪,做法也有变化。
近到季羡林大师与“油旋张”的至深渊源,更是可见报端,据说位于济南大观园的“油旋张”的名号就为季羡林所题。“油旋张”店铺虽然狭小而拥挤,但就是这样一家小店,每日里的吃客络绎不绝,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济南,亦有慕名而来者。可见,除了技术的传统与口味的正宗,多的更是老济南的乡土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