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家庭”房泽秋一家三代大爱供养孤寡老人

“这个奖我是替老伴儿领的”

近报 新闻    时间:2016年12月30日    来源:近报



  每到夏天,房泽秋一家总会推着老人外出乘凉。老人去世后,这些老照片被当作宝贝珍藏起来。(资料图)
  房泽秋的儿子于霄宁在给李玉柱老人理发。(资料图)
  扫码观看房泽秋的家庭梦想

  记者 张炜伟

  36年前,年仅19岁的房泽秋将无儿无女、半身不遂的李玉柱老人接回家中,当成亲人一样供养。36年间,她经历自己下岗、丈夫身故等众多变故,但并未将这位没有任何血缘的老人送走。
  如今,儿子于霄宁也已结婚生子,一家三代都把老人当亲人一样照料,直至老人97岁时安详离世。“做这些不为别的,就为给孩子做个榜样。”
  现在,房泽秋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站,带着更多志愿者为老人服务,也让爱心延续到了更多老人身上。

家庭小档案
  房泽秋:56岁,下岗职工,曾卖家具,和家人一起照顾李玉柱老人36年。老人去世后,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者工作室。
  于海:房泽秋丈夫,济南公交公司职工,与房泽秋一起照顾李玉柱老人三十余年,2012年突发脑梗去世。
  李玉柱:房泽秋的邻居,孤寡老人,跟着房泽秋一家生活了36年,2014年底,97岁的老人安详离世。
  于霄宁:32岁,房泽秋的儿子,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贡院墙根社区居委会职工,曾放弃优渥的工作,辞职照顾李玉柱老人。
  王娜:33岁,房泽秋的儿媳,在济南物流集团上班,常帮着婆婆照顾李玉柱老人。
  于昌瑞:4岁,房泽秋的孙子,小名哼哼,从小就知道孝顺长辈。
家风家训墙
  家风
  孝心敬老,平常人把平常事儿做好,善待身边人。

     家训
  做人做事守规矩。
家庭荣誉
  房泽秋家庭在2016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2014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山东最美家庭”;
  房泽秋本人在2014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中国好人”、“山东好人”。
  夫妻因照顾
孤寡老人结缘

  12月23日晚上,房泽秋赶到济南市舜玉路的亲家母家里,几天不见,孙子哼哼扑上去又亲又抱,亲家母则准备了火锅让房泽秋暖暖身子。饭桌上房泽秋逗4岁的小孙子:“牛奶是谁的?”“老爷爷的。”“报纸是谁的?”“老爷爷的。”逗得大伙哈哈大笑。
  亲家母还想听她去北京接受习总书记接见“全国文明家庭”时的情景,催着她再说说。“总书记跟我握手了,而且还说他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听过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房泽秋美滋滋地又讲述了一遍,不过想起已经过世的丈夫于海,她语气沉了下来,“要是他也去就好了。”
  当年,房泽秋和于海是一个厂里的同事,房泽秋是厂里最漂亮的姑娘,追求的人不少,可她心气儿高,一个也没相中。
  1979年,邻居李玉柱突发脑血栓入院,房家人知道他无儿无女,就让房泽秋休班时去给老人送点水饺、帮着洗洗涮涮。于海那时候上班三班倒,一歇班就到医院帮着房泽秋照顾老人。同病房的人把俩人当成了两口子,经常在房泽秋面前夸于海人好、勤快。
  “其实哪是什么对象,那时候我俩就是同事。”房泽秋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冤”,“那时候看个电影,一块走就算谈对象了,俺俩那时候可没有。”
  不过,在李玉柱老人住院大半年的时间里,房泽秋觉出了于海的好。于海不仅伺候老人细心,还不怕脏不怕累,不嫌弃老人拉屎尿尿不能自理,连房泽秋的娘家也帮着一起照顾。那时候,房泽秋一回家奶奶就跟她念叨,说于海来了,水给打满了,院子也给拾掇了,还买了老人爱喝的茶叶。“当时就觉得,他对老人这么好,对我肯定也错不了,可靠。”
  房泽秋说,那时候母亲特别反对她和于海的事。“我爸爸是大学生,于海是高中生插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且他家里姊妹六个,负担重。”可架不住房泽秋喜欢和奶奶的支持,两个年轻人慢慢走到了一起。“这一辈子就这一个对象,一处就是一辈子。”房泽秋打趣说。
最大的遗憾是
没和老伴儿出门旅游

  谈起恋爱的房泽秋和于海没有花前月下,每天像上了发条一样上班、下班、照顾老人。房泽秋也累,可是想想老人期盼的眼神,她舍不得丢下他不管。
  有一回,医生见了房泽秋告诉她:“一到星期五,病房进来个人,李玉柱老人就起身看看,眼巴巴地盼着你呢。”每次临走时,老人都会问她:“你啥时候再来啊?”问得房泽秋心里发酸。“放心吧,不会不管你,我休息就来。”
  出院后,老人住宿舍,房泽秋和于海轮流去照顾。冬天冻得手都伸不出来,还要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去上班。考虑到以后照顾起来方便,房泽秋索性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
  1982年,房泽秋和于海登记结婚。那时候一些新婚夫妇们都会去北京、上海玩几天,可家里有个老人要照顾,夫妻俩哪儿也去不了。房泽秋心里羡慕,倒是于海劝她:“咱们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
  没成想这成了房泽秋最大的遗憾。2012年,在济南公交公司做维修工的于海突发脑梗去世,给了房泽秋当头一棒。这一年儿子于霄宁已经结婚,夫妻俩本打算让儿子儿媳照顾老人几天,趁于海休假,俩人去海边看看,算是圆了当年的梦。“这么多年别说北京,我俩连泰安都没一起去过,可这个梦想永远没法实现了。”
  从那以后,和于海在一起的苦和累都成了房泽秋美好的回忆,一直装在她心里。
  2014年,房泽秋一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去北京领奖时,孤身一人的她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这些年都是他在支持我,这个奖我是替老伴儿来领的。”颁奖之后房泽秋去参观天安门广场,手里捧着丈夫的照片止不住流泪。
  “北京我们来了,于海你看见了吗?我带你圆梦来了。”
儿子儿媳接过
敬老接力棒

  丈夫于海去世后,照顾老人成了大问题。日常护理方面房泽秋基本没问题,可是上下楼、送医院这种力气活她实在干不了。老伴儿于海葬礼结束后的一天,家里亲戚朋友都来了,劝房泽秋把老人送到敬老院。一直不说话的儿子于霄宁坐在沙发上,低着头好半天,突然抬起头来说:“我妈和我爸这么多年都带着老爷爷过来了,我不能让这个家散了。”于是,于霄宁辞掉了北京一家公司驻济南办事处的工作,专心在家当起了“保姆”。
  于霄宁说这话的时候,媳妇王娜也在场,可她并没有反对。2011年两人结婚,在那之前王娜就知道家里有个老爷爷,可她一直以为老人是公婆的爷爷,并不知道是与丈夫一家毫无血缘关系的“亲人”。知道事情原委后,王娜对公婆更加敬佩。“不能因为公公去世了就把老爷爷送走,这事我们做不出来。”王娜说,一家人从来没想过把老人送走,想得最多的是“今后该怎么办”。“老爷爷生活不能自理,请保姆也没人愿意干,屎尿都得别人亲手弄,而且婆婆和我都搬不动他,没个大男人确实照顾不了。”王娜说,于霄宁照顾老人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儿子的懂事,让房泽秋既欣慰又心疼。这么多年来,于霄宁一直在上学,在照顾老人方面,只有夫妻俩忙不过来时才让他搭把手,从来没指望他能担起这个责任,可关键时刻孩子没让她失望。而且儿子从小对气味特别敏感,葱蒜味都闻不了,现在一个大小伙子戴上皮手套、塞上鼻塞,给老爷爷用手掏大便,房泽秋很感动。“当时有记者问过我们为啥照顾老人这么多年,于海就说了一句‘做这些不为别的,就当给孩子做个榜样’。现在,儿子真的没让我们失望。”
  更让她感动的是儿媳妇的态度。“我儿媳妇好样的,平时会帮着我给老人理发、洗衣服,从来没为这事儿和儿子拌过嘴。”房泽秋夸奖道。
  一家人的孝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孙子哼哼。从会走路起,哼哼就知道给老爷爷拿报纸和牛奶,即便现在老人已经过世,哼哼看见牛奶还会说“这是老爷爷的”。所以,房泽秋总是说:“父母怎么做,孩子看着呢,敬老爱老的孝心从我儿子、儿媳那儿传到了孙子身上,我特别欣慰。”
  2014年底,97岁的李玉柱老人安详离世,但房泽秋一家孝亲敬老的行为并没有停止,而是延伸到了更多老人身上。2015年3月,房泽秋成立志愿服务工作站,带着更多志愿者为老人服务,他们每周都会组织3、4次公益活动,已经累计服务过200多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