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拼刺刀时真的退子弹吗?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3月10日    来源:近报



  不少抗战主题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在描写侵华日军进行白刃格斗的时候都会有类似的叙述或者画面:关东军士兵在突如其来的打击前迅速做出反映,他们哗哗地拉枪栓声响成一片,黄澄澄的子弹从枪膛里跳出来迸在地上。
三种解释
  对于日军士兵拼刺刀前退子弹的原因,一些相关书籍和网上文章给出了几点解释:日军步兵操典上硬性的规定;日军深受“武士道”精神熏陶,为了展现其精神故而如此;为了避免误伤己方士兵。日军使用的三八式步枪,近距离穿透力强,白刃战时双方人员往往互相重叠,如果开枪或者走火,极易贯通后杀伤自己人。
日军教材上无此规定
  上述论点看上去都十分确切,足以让人信服,然而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日军条令、战术要求以及其所使用的武器构造特点,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如果翻阅侵华日军所使用的大正十二年(1923年)《步兵操典草案》,昭和十二年(1937年)《步兵操典草案》,昭和十五年(1940年)《步兵操典》,以及与白刃刺杀相关的教材,其实就会发现其中并没有关于白刃战之前退子弹的条文,反倒是明确规定了在冲锋或追击时,要保持步兵班组的火力。日军在二战中并未大批量使用冲锋枪这类自动火器,在冲锋时为了发扬火力,甚至要求轻机枪手突前对敌进行压制。很难想象这种情况下,对敌冲锋的步枪手会退出子弹放弃开火机会。如果等敌我双方进入到近距离准备白刃战时,再去退出枪膛内的子弹,怕是没等子弹退完,对方的刺刀或者大刀已经到面前了。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即使是满脑子武士道思想的日军怕是也不会去做。
可能是对关保险的误解
  《步兵操典草案》中的“突击”部分提到,准备对敌冲击时,枪要处于“安全状态”。这个“安全状态”,从枪械本身来说应该是关保险。
  以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的主力制式步枪三八式为例,三八式步枪的枪栓尾部有一个刻有放射形花纹,带凸起或者凹槽的圆形盖,这就是三八式步枪的手动保险,顺时针旋转并向前推动圆盖,枪械就会处于保险状态,即使扣动扳机也无法击发。很多老兵回忆录里说亲眼看见鬼子在白刃战之前做退子弹的动作,极有可能是距离较远视野不良,误把日军士兵关保险的动作当成了退子弹。 据《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