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凌晨5时45分,四川省阿坝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7月21日    来源:近报



  6月24日凌晨5时45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富贵山山体突发高位垮塌。垮塌方量巨大,约800万立方米,最大落差1600米,岷江支流松坪沟河道堵塞2公里。
  专家通过现场踏勘初步分析认为,这是一起“降雨诱发的高位远程崩滑碎屑流灾害”。简单地说,是山顶岩体突然崩塌,向山下滚落过程中带动斜坡碎屑一起运动而造成的。
预警技术整体相当成熟
  从技术角度来讲,真正认定一个地方是滑坡需要经过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流程。专业人员首先需要利用目前最新且发展迅速的卫星遥感技术对整个大块区域去做易发的识别。
  卫星的分辨率不能像人眼看得那么仔细,所以一旦技术人员在卫星上发现某个地方最近地表活动频繁,就会将其列为风险地区。
  此外,他们还要到当地采用无人机实地勘察,看看是否出现裂缝,综合调查之后才敢断定是不是有滑坡的风险。
  据介绍,中国山体滑坡预警、预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在遥感、地质、岩土力学等几个学科整合交叉的基础上,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春认为,现阶段中国需要加强的,是从监测的精度、可实施性和技术上更往前走一步,把这些研究成果放在相应地技术流程和规范当中,从原来大量靠人工来调查的工作中把人解放出来,依靠新的遥感技术来实现。
  信息技术、卫星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在目前整个地质灾害研究工作当中已被广泛地使用。刘春解释说,卫星只是获得数据的途径,随之而来的,就是卫星数据的处理和识别。传统上,识别是通过人工看图,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图像的判读更高效、快捷和自动化。此外,滑坡的发生不是单一的原因,因此,技术上还存在一些多传感器数据的集成,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就是如此。
  刘春自己在做的一些小型无人机能在更快速获得数据之后,马上用系统进行自动分析,不靠人工判读,等分析结果出来之后再去用人工确认,这样做,效率就提高了很多倍。
  他说,这次茂县发生的灾害,第一时间到场的就是小型无人机,这个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了。此外还有通信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技术,前方监测的数据可以通过中继卫星快速传到上海或者北京。
预警技术新的研究方向
  Web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可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在滑坡灾害应用领域,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科学融合在一起,用这样一个系统来管理和分析获取的数据。这个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是通行的,而且是高效、系统的方法。在国内,现在所有滑坡都建立了GIS系统。由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制图功能和可视化的特点,该技术在滑坡灾害区划研究方面正得到快速发展,以GIS软件为技术平台的滑坡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价的系统研究则逐步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最新的动向发生在6月26日11时10分左右,四川省安监局发布消息称,在茂县山体高位垮塌救援现场,安监救援队伍的边坡雷达设备监测出垮塌位置发生位移和变形,极有可能发生二次滑坡,因而,要求所有救援人员和媒体记者紧急撤离现场。
  这个反应迅速、提醒在场救援人员尽快撤离的仪器是一种微型的探测设备,仪器的专业名称为“S-SAR边坡合成孔径雷达”。刘春说,这项技术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原理是通过雷达波干涉,远距离测量山体表面的细小位移和变形。最远监测距离可达5公里,理想状态下的极限监测范围可达5×2.5公里,可全部覆盖本次滑坡体,监测精度达到0.1毫米,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同类检测设备,无论天晴下雨,都可以实现对整个滑坡现场全天候、大范围的实时监测。
  刘春表示,让科研人员做的研究成果更多地转化为一种很简洁明了的东西,让老百姓也能接受,这是在山体滑坡防治方面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完全依靠科研人员是做不到的,一定要通过群测群防来实现。”他认为,大家只有充分认识到群测群防的重要性,才能够使技术往正常的轨道上走,这样灾害事故的损失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老百姓才能从技术发展中更多地受益。
  “滑坡预警的各项技术都在往前迈进,国家很重视,新的技术也在不断得到应用,但是任何一个技术都不能百分之百地解决问题,它会有漏洞。”刘春说,“就像医学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是人类该生病还是得生病。”
据《中国新闻周刊》
  滑坡是非常复杂的地质活动,类型很多。有的是倾倒型的(平常看不出来,突然有一天崩塌下来);有的则是蠕变型(受断裂活动影响而缓慢蠕变的滑坡)。四川地区蠕变型滑坡比较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的专家调查显示,此次茂县的滑坡就属于蠕变型的。

  山体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