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近报 新闻 时间:2016年09月30日 来源:近报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烧毁了圆明园。这件事被当成国耻写进了历史书里。按理来说,紫禁城是皇宫,是大清权力的象征,既然要放火,那么应该在这里放火才对。联军都打到紫禁城门下了,为什么不顺带烧了紫禁城,却要拐弯绕去烧圆明园呢?
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十二年后,英国人又跑来要求修约。修约的主要内容,按近代史大家蒋廷黻先生的归纳就是:“公使驻京,内地游行,长江通商,这是双方争执的中心。”而这几条里,大清最抵制的一条是公使驻京、亲递国书,因为英国人坚决不磕头。清政府要求洋人不仅要磕头,还必须是标准的的三跪九叩。其它条款都可以商量,唯独这一条清政府坚持到死也不动摇,并借外务问题交由两广总督处理为由,折腾了英国人好几年。英国人看商讨无效,决定出兵天津,以四百人的伤亡占领了大沽口,清军阵亡两千。 天津守不住了,为防洋人打到北京,清政府派怡亲王到通州跟洋人谈判。谈判未果,英国人要求直接进京。咸丰大怒,命令怡亲王扣拿英国谈判团的团长巴夏礼一群人等,共39人。而就是这个决定直接导致圆明园被烧。咸丰见已擒获了谈判团,就命3万9千名清朝骑兵向通州八里桥出发,冲向2万5千名英法联军。天真的大清准备趁着英法联军群龙无首,一举击溃敌人。结果却以英法联军5死46伤,清方几乎全军覆没收场。 英法联军接着进了北京,去解救谈判团的39个人。巴夏礼和秘书关在刑部大牢里,其他37人关在圆明园。联军到圆明园将所有人解救完后发现,39人只剩下了19人,有20个已经被整死了,而且有些人的尸体被大卸八块,惨不忍睹。有个幸存者回忆说:被逮的人里面有个叫鲍尔比的《泰晤士报》记者,被抓起来后第四天就被整死了,尸体被扔到野地里喂了野狗。有个安德森中尉,手脚被重度捆绑生了蛆,蛆一直蔓延到全身,精神错乱狂叫三天后死了。还有一个法国人,身上也生了蛆,蛆爬得他嘴巴、耳朵、鼻子里全都是,痛苦而死。 联军见状怒不可遏,总司令额尔金当即表示,必须要给清朝一个惨痛的教训。索性将士兵被虐而死之地圆明园给烧了。当时,法国有个将军叫孟托班确实建议过烧紫禁城,他认为圆明园不设防不算交战区,不烧皇宫清政府记不住这个教训。但额尔金不同意。因为烧皇城,相当于烧北京,北京百姓是无辜的,而圆明园是个私人园林,也是虐待俘虏之地,所以最终烧了圆明园。 据搜狐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