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可靠吗?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7月14日    来源:近报



  读心术”这个词容易使人误会成是通灵术之类的骗术,其实不然。我们所感所想都是脑中大量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使“读心术”从知道人之所感向知道人之所想发展。
  通过观察人的表情可以知晓人的内心,这是因为自然流露的感情和强装出来的是由不同的神经回路控制的,它们所引起的脸部肌肉活动也有所不同,所以难以逃过训练有素的检查人员的法眼。
  怎样区别笑逐颜开和强作欢颜呢?一个人发自内心地高兴时,脸上会出现三个明显的特征:眼旁有笑纹、脸颊上抬和嘴角上翘。尽管有些特征,可以有意识地模仿出来,从而给一般人以笑的错觉,但是还是有些特征,并不能有意识地表演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控制真笑和假笑的神经回路是不一样的。真笑是由情绪中枢通过一种称为基底神经节的皮层下核团自动控制眼部和脸部有关肌肉的运动;假笑则是大脑皮层有意识地通过运动皮层驱使一些肌肉收缩。
  真正用现代技术“读心”还是20世纪的事。这种技术的关键是在脑活动模式和所看的事物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就是其中普遍得到应用的一种。
  研究人员把刺激图像和脑活动模式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让程序学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从而判断某种活动模式对应的是什么图像。学习的样本越多,“读心”的本领也越大。2008年计算机已经做到从120个学过的图片中,根据脑活动模式确定受试者当时看的是哪张图片。
  科学家希望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知道受试者正在看什么,而且还可能知道他正在想什么,甚至正在梦什么。不过,目前能做到的识别还很粗糙,并且这样粗糙的分类识别规则可能对不同人是不一样的,甚至对同一个人的识别结果也可能随时间变化。
  20世纪90年代,医院为了治疗癫痫患者,监视内侧颞叶皮层(有许多癫痫都在此发生)的神经元。结果在一个患者的海马中找到一个细胞,它只对一些固定的概念起反应。因此这种细胞被称为“概念细胞”。
  科学家找到若干个对不同对象敏感的概念细胞后,只要监视到哪个概念细胞在猛烈发放,就可以知道被观察者当时在想什么。当然,这样的“读心术”只能在需要开颅手术的患者身上才能进行,也不可能找到大量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概念细胞,所以这种“读心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顾凡及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