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充满“广东味”的对话

探寻《纵横大湾区》的背后故事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0月27日    来源:近报



  近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频频引发各地媒体的关注。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广东卫视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大事件以及正在被它改变的粤港澳居民生活。《纵横大湾区》以俯瞰粤港澳大湾区的视角,展示着这一片土地未来的生活图景。节目共有六集,将于10月14日至11月18日每周六在广东卫视播出。
抓住历史机遇
  十年前,在《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广东卫视把握机遇并策划了对话珠三角书记、市长系列访谈节目。延续着这样的理念,十年后,当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机遇摆在眼前,广东卫视选择继续着手并推出《纵横大湾区》。“广东卫视对时代脉搏律动的感知度从未改变”,广东卫视副总监王今与记者聊起了这档节目的策划过程。面对各方面均显“低调”的新形势,筹备工作的展开更是难上加难。
  除九个城市的采访对象之外,王今手机里还有将近100个微信群,用来协调《纵横大湾区》的采访事宜,用她的话说“其实有时候我们需要有点‘死磕’的精神”。
  正是有了广东卫视对节目“专业性”的执着,《纵横大湾区》才会在播出后引发受众广泛探讨。片中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环境生态、人工智能,产业转型升级等时下热点话题,在不断与观众贴近的同时,也令该片成为官方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生活图景的一个发布平台。
寻求错位发展
  在王今看来,“现在大家都很擅长揣摩观众的心理”。以片中城市养老、青年教育话题为例,“这些话题背后所隐藏的政策,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他们其实还缺少一个机会来了解这些内容”。而《纵横大湾区》更像是一座连接政策规划的制定者与受益者的桥梁,为政策原本的“冰冷”增添了一丝温度。
  从既有的节目播出来看,不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由来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程,“普及”的味道浓了一些,这也令节目的天平开始向气势恢弘的一边微微倾斜。王今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更多个人物事例的加入,将对节目严肃的气氛有所“调剂”。
  “发生在广东的故事是鲜活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人才涌入的高峰期,也让这个城市有30-40年的故事可以挖掘。”这一优势同样可以应用于节目的串联之中:当行业内的一线媒体纷纷花大手笔打出娱乐牌,广东卫视选择扬长避短、从擅长之处切入,王今笑言这是一种“错位发展”战略。
收视率并非唯一
  《纵横大湾区》选择在每周六晚上的黄金档播出,也是此次广东卫视“不按常理出牌”的另一招。
  在余得通看来,“评价一档节目的好坏并不能用单一的收视率衡量,我们更注重节目传播后的势能效应,比方说节目产生的影响力等等。”
  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余得通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写进十九大报告,也将为节目的口碑带来一定的助益。从追求题材的影响力,到把“广东美”细腻地嵌入到节目中,恰恰是这样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精神,才让《纵横大湾区》有了属于自己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