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前世今生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1月26日    来源:近报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前世今生

  1月15日,“中国政府网”宣布了一个大新闻:国务院同意广东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这意味着在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存在了36年的“特区管理线”成为历史。
  深圳、珠海特区管理线(俗称“二线”)是相对于粤港、粤澳边境管理线(俗称“一线”)而言。先有深圳经济特区,才有二线。二线的争议,是从特区起名就开始的。
  1979年春,当时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到北京汇报广东要建一个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前身),当时就有人提出,广东如果这样搞,就得在广东边拉起一条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以防资本主义的东西入境。随后主张改革的人恰巧从此得到启发,何不在深圳经济特区拉条线,以保证特区内的改革不受外界干扰。于是90.2公里的深圳二线就这样定下了。
  深圳既然是经济特区,就要与非经济特区有所区别。在特区内,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享有特殊的政策,同时,很多外资企业的产品不能内销。所以,二线关的设立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1985年3月“深圳特区管理线”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这道铁丝网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外,俗称关内和关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非深圳户籍人口进入深圳特区时,要查验有无办理边防证。
  长期以来,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还是社会治安、文化氛围等软件,关内关外存在不少的差距。拆除二线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起了中央高层的注意。2000年6月25日,以国务院体改办特区司负责人为组长的“深圳二线北移调研组”来到深圳,经过一周的调研,得出结论:深圳经济特区二线暂不能撤,因为二线关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二线关依然未撤,使特区一体化的进程受到极大阻碍。
  2015年6月,深圳南头检查站和布吉检查站首先开拆,撕开“二线关”的口子。后续16个二线关的拆除,让“二线关”终成一个历史名词。
据《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