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卫视《中秋之夜》传统文化当家近报 新闻 时间:2016年09月16日 来源:近报
杜海涛在中秋节舞狮?没错。在湖南卫视《2016中秋之夜》晚会上,杜海涛变身舞狮好手,上演舞狮绝技!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海涛挑战的舞狮,并非传统节庆里常见的“南狮”“北狮”,而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霍童线狮。
霍童线狮源自福建宁德市霍童古镇,是当地传承数百年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被誉为“中华一绝”。2006年,霍童线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舞狮技艺不同的是,霍童线狮的技艺精髓全在于一个“线”字:表演者通过绳索来操纵狮子表演各种动作,集文功、武功于一身。霍童线狮表演时需配合专用舞台,表演者站在台后提绳子,人距离狮子少则5米,多则超过10米;十数位艺人分成数组,每组中一人为主,其他人为辅,配合无间;舞狮者以不同的节奏和频率拉扯绳索,表演出狮子坐立、摆首、翻滚、跳跃、抢球、咬球等各种动作神态。 为了让霍童线狮的演绎能让观众更容易看懂、更有代入感,导演组也别出心裁地把“星素合作”的方式搬到了这个节目里,特别“安插”一位明星加入线狮表演,与其他十几位民间艺人共同完成“星素版”霍童线狮。不过,为了寻找合适的明星参与霍童线狮,导演组伤透了脑筋:因为大的线狮重40多斤,小的线狮也有20多斤,这就要求舞狮者不但要有熟练的技巧,更要有充沛的体力。 最终,这一重任交给了有块头、更有劲头的杜海涛。昔日虚胖的海涛自从坚持健身运动以来,已经减掉了至少20斤,成功变身强壮有型的运动达人。虽然要扛下霍童线狮的排练和表演对海涛来说并不轻松,但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有意义的文化传承和极限挑战。于是,工作排得满满当当的海涛,硬是想办法挤出了排练档期,全力以赴投入霍童线狮的排练。 而在《2016中秋之夜》上亮相的“非遗”文化元素,除了霍童线狮,还有昆曲和团扇。“甜歌天后”杨钰莹演唱的《彩月追月》将创新融入昆曲、团扇元素,将昆曲的婉转隽永、缂丝团扇优雅细致的制作工艺通过视听包装等艺术手段,唯美呈现在观众面前。 将传统文化与明星相结合的思路,体现出《中秋之夜》导演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创新。这番用心良苦,为的就是希望能通过晚会的影响力和平台,引起更多年轻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 秋晚也玩高科技 重现《大鱼海棠》 或许你很难相信,一台湖南卫视中秋之夜竟然一口气聚集了这么多各具风格、绝不撞型的歌手,其中有大气的孙楠、阳光的TFBOYS、甜美的杨钰莹、民族风的谭维维、摇滚的华晨宇、搞怪的大张伟、清新的好妹妹、深情的王铮亮……现在,这张用心良苦的中秋歌手名单上又增加了一个——文艺的徐佳莹。 凭借《我是歌手》第四季,来自宝岛台湾的实力创作才女徐佳莹走进了更多观众的视野。此次中秋之夜,徐佳莹首次献唱国产原创动画大片《大鱼海棠》片尾曲《湫兮如风》,用细腻清澈的歌声给观众们送去佳节祝福。 除了选歌别出心裁,这首《湫兮如风》在视觉效果上也贴合《大鱼海棠》的奇幻气质,结合虚拟技术和CG技术引入电影中的片段,精美还原《大鱼海棠》,以灵动梦幻的方式惊艳荧屏。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在大型晚会上引入国产动漫大片的元素,让《大鱼海棠》在更广泛的电视观众面前奇幻重现,也体现了导演组对国产原创动漫IP的支持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