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养 老金被骗 三年未讨回

专家:老年人   理财被骗超保健品,理财前应多与家人商量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3月10日    来源:近报



  记者 刘振男

  近年来,老年朋友们的理财需求在不断增大。从低风险稳健型的银行储蓄,到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到处都能看到老年人的身影。然而,不少老年人在选择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常常会被不法分子盯上,稍被蛊惑便盲目投资,极易陷入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的陷阱。
  说法
  老年防诈骗维权中心统计
理财被骗比例超过保健品
  作为一名公益律师,全国首个民间老年人防诈骗维权中心发起人、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新亮曾接待过不少投资理财被骗的老人。“从我们目前接受的咨询案件来看,大约有44%是关于投资理财被骗的,超过了保健品领域投诉的比例。”
  从他们的经历看来,老年理财领域存在着不少“陷阱”,许多非法机构或个人为了给老年人“下套”,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在这些“套路”中,“感情营销”最为普遍。不少销售人员提着礼物上门拜访,对老人嘘寒问暖、端茶倒水,不仅趁机摸清了老人的家庭和经济情况,也让老人建立起潜意识里的信任,从而诱导他们购买自己的理财产品。
  随后,理财公司会邀请老人参加类似“公司周年庆”等活动,播放宣传片、杜撰知名人士、成功人士等,塑造公司实力雄厚的假象,并打出“免费”、“限量”、“赠品”等字眼,鼓吹自身产品“模式新”、“收益高”,但往往这些“新”模式根本不受国家认可,“高收益”也仅仅只是一个噱头而已。而许多老人却在被“洗脑”后对这些“新模式、高收益”深信不疑,轻而易举地钻进了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圈套里。
  “一般来说,类似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问题,需要达到一定金额和一定人数才能立案。” 全省首个公安系统老年人防诈骗维权工作站负责人、济南市历下区龙洞派出所副所长于秉强接待过不少因为集资诈骗受害的老年人。他们中不少人因此变得失眠、焦虑、抑郁,有的甚至不停地去省委、省政府上访。
  延伸
  老人差点被骗12万
幸亏民警和子女联合劝阻
  我们接触的案例中,绝大多数老年人较为缺乏金融知识,又欠缺风险辨别能力,所以才会陷入各种金融骗局之中。”王新亮无奈地告诉记者。
  曾经有位老年人,为了购买所谓的“保健品原始股”,在一天内接连跑了齐鲁银行三家营业网点,要求将12万元取现、转账。“原始股的购买渠道有限,此前我们在工作中也接触过原始股诈骗的案例,所以我们就多问了几句。虽然经过劝说,老人离开了第一家营业网点,但我觉得老人并没有放弃。”齐鲁银行济南开元支行这名工作人员的猜测没错,第二天,这名老人果然在两名年轻男女的陪同下两次前往柜台转账。当经办柜员询问其转款用途、是否认识收款人、家人是否知道此事时,老人支支吾吾,表述不清。
  但不论大家怎么劝说,老人依然坚持要取钱。齐鲁银行相关负责人一边安抚老人,一边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民警赶到后联系到了老人的女儿,最后在银行员工、民警及女儿的共同劝说下,老人才离开营业室。而陪同老人来办理业务的两个人早已悄悄离开现场。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据齐鲁银行工作人员不完全统计,近期齐鲁银行已拒绝冒名开户、异常情况开户、大额不明转账10余人次。“我们对业务系统进行了升级完善,通过系统控制,实现对账户实名制、转账和交易监测等业务风险的管理。”此外,通过微信等通讯工具建立内部信息共享机制,要求各支行将本行发现、遇到的诈骗案件及时上传与全行分享,并通过官网、微信、LED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大众宣传和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知识。
  “免费公开课不要听、免费小便宜不要占、遇事多与人商量。”这是王新亮经常挂在嘴边的三句话。因为老年人维权成功率太低,他所发起的老年人防诈骗维权中心经常会走进社区,向老年人普及防诈骗的维权知识。“我希望能从预防做起,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杜绝这类案件的发生。”王新亮同时建议,老年人在参加各类活动、购买各种理财产品前,多与家人沟通,如果确实有理财需求,尽量找一些权威、大型的理财机构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