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总导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上千个故事挑出二十个上节目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0月20日    来源:近报


  特派记者 张金菊

  湖南卫视《儿行千里》自开播以来,以平凡人的家风故事为主题,因其清新动人的风格备受观众的好评,并成为目前收视率最高的卫视文化类节目。究竟这档豆瓣评分比《见字如面》还高的清流节目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近日,本报记者赴湖南探班节目录制,《儿行千里》总导演王琴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现场:
山东边防维和部队亮相

  《儿行千里》本季共10期节目,每期有两个家风故事。10月13日,最后两期节目进行录制。本报记者在录制现场发现,来自山东省公安边防总队青岛支队的小伙子们将在第九期节目中讲述他们离家万里的维和故事。
  杨帆,来自山东省公安边防总队青岛支队,2015年-2016年期间和战友远赴距离家乡13000公里之外的非洲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还获得了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的称赞。
  身在非洲,杨帆和他的战友要面对炎热的天气和完全迥异的饮食,还要面对疟疾等各种疾病的威胁,在处理部落冲突时甚至面临生命的威胁。但在他们背后,是牵挂他们并给他们支持的家人。杨帆的父亲也是老边防,虽然父母一开始对杨帆去参加维和有很多顾虑,但后来却义无反顾支持他。节目现场,说到对儿子身在异国的担忧,杨帆父母忍不住落泪。两代人共同为边防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儿行千里》总导演王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战狼2》之前,节目组就在关注维和士兵这个群体。“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应该有中国人的声音,维和的汉子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我们联系过不同的部队,有的在那边就没办法回来,所以一直到了最后才找到了合适的方式,也得到了山东边防的支持。”
幕后:
嘉宾都经得起道德考验

  《儿行千里》中关注的都是普通人的家庭,但这些普通人在节目播出后,却成了“明星”。这些家庭是如何选择的呢?王琴说,节目找题材是最难的:“我们的节目是一个寻找家庭、家风的节目,所以其实寻找的家庭是要有家风的,这是最起码的标准,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儿行千里’。这两个硬标准把很多特别好的故事卡在了门外。”王琴说,第一期是这个节目最困难的,因为需要不断摸索确立节目的风格和主题。“第一期选定题材的时候,过了110个故事,只用上了几个,筛选量非常大。”
  节目组成立了12个故事小组,同时去找题材,找过上千个家庭,但最后用的只有20个。在节目播出时,为了节目可看性也有一定的标准,王琴说:“故事的类型不能重复,同类的故事只选一个最好的。通过这些故事不同的标签来进行搭配,而且一期两个故事画风也不能太一样。”
  “已经有一些光环的名人,能不能带来正面效应也说不好——这个节目很多时候从道德层面上去衡量一个人,但能禁得起衡量的人又有多少?”王琴说,节目选择普通人而不是明星是有很多层面考量的。“最开始专家们也都说,你们是一个家风节目,要多方面调查,节目组是问了很多街坊领居的,一个做家风故事的栏目,真的不要播出了之后会有被诟病的地方,这是一个做家风的故事不允许的。”
  《儿行千里》收获好评,主持人何炅也功不可没。谈到何炅的表现,王琴说:“大家难道不觉得这档节目是为何老师量身定做的吗?何老师一直有这样一面,大多数观众看到更多的是他主持综艺节目,但是我跟他认识合作十几年了,我做晚会做得比较多,金鹰节颁奖晚会每一届的主持人都是他,每一届晚会都有故事的部分,跟他一直都有类似的合作。这是我们彼此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