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自行车控制权的博弈仍将继续。多位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1月05日    来源:近报


  围绕自行车控制权的博弈仍将继续。多位财务投资人对持续竞争、烧钱难止的未来十分悲观:“业务运营不是为了盈利,是为了融资,为了拖死对方,这不是真的商业模式。”
  摩拜和ofo,可谓中国崛起最快的互联网公司。两年多时间内,包括腾讯、阿里巴巴、滴滴、美团点评等互联网公司,以及红杉、高瓴、华平、弘毅、金沙江、真格、创新工场等一众投资机构蜂拥扎入,投资人名单超过35家,两家公司的估值均被快速撑大至25亿美元上下。
  创始人、战略或财务投资人之间股权错综复杂,站队和竞合利益盘根错节,致使这单众目睽睽之下的合并案,短期内很难达成终局。投资人近年屡试不爽的先打再合、止损退出的套路,这一次受阻,根源在于站在自行车背后的中国互联网终极势力们,在场景之争上已到了不留退路的地步。
  在摩拜、ofo前后宣布E轮融资的两个月后,2017年9月下旬,ofo早期投资人朱啸虎突然发声,指出两家共享单车企业“惟有合并才有出路”,一改此前“三个月结束战争”“没有合并可能”等好战口径。
  一位了解双方财务情况的人士表示,投资人态度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两家共享单车企业烧钱太快,现金流几乎只出不进,财务前景堪忧。截至2017年12月1日,ofo账面包括押金在内可动用的现金仅剩下3.5亿元,共计将超过30亿元押金用于支付供应链欠款;而摩拜方面亦如法使用押金超过40亿元,账面现金尚有70亿元。“朱啸虎其实说了实话。”他说。
  10月,各方开启实质性接触,准备合并谈判。摩拜的第一大股东腾讯和ofo的第一大股东滴滴对合并率先达成默契,甚至设计好了合并方案。对一再向外界透露无意合并的双方管理层,处理方法是设立联席CEO,由摩拜CEO王晓峰和ofo创始人戴威分别担任,由滴滴任命董事长,并进一步融资。腾讯对这样的结果满意。“对于腾讯来说,摩拜和ofo合并后,是滴滴做还是摩拜自己做,反正只是左手倒右手的事。”一位接近滴滴的人士称。
  此时,阿里巴巴半路杀出。在2017年汇聚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浙江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摩拜和ofo的合并成为焦点之一。2017年12月5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对共享单车表态,称知道腾讯希望将共享单车企业合并:“我们做任何的兼并、合作都要思考对行业的贡献,不能为了垄断、为了早点收钱而做。”恰在数小时前,腾讯集团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他人朋友圈评论共享单车有关新闻时称:“(共享单车)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了,可怜了其余小股东被锁死”。
  这是摩拜和ofo各自阵营中最重量级人物首次隔空对论共享单车合并之事。交锋背后,是两家巨头对单车场景的攻守之局。此前,伴随着滴滴、快的、Uber中国三生二、二生一的“逆生长”,腾讯通过滴滴全面收割了网约车领域,为微信支付打下一大场景,支付交易量直超支付宝。失此城池,是阿里一大心病。
  阿里怎么能坐看“腾讯系”再次收割共享单车场景?如若任由滴滴主导摩拜和ofo合并,滴滴的网约车单量加上单车单量,日交易量将直逼电商霸主淘宝,无论从大数据、支付场景等任何角度看,都会是阿里在中国市场的不二劲敌。
  实战又比这还复杂几分。尽管阿里、腾讯(简称AT)同是中国互联网商业版图两大寡头,但羽翼日渐丰满的小巨头公司也各怀心思;同时,各方投资人、创始人亦各有所图,AT既是他们的终极靠山,也是他们在博弈时借力打力的“法宝”。
  一位接近ofo和摩拜双方高层的人士告诉记者,摩拜董事长李斌,战略投资人美团创始人王兴,以及ofo创始人戴威,均对滴滴图谋撮合两家共享单车企业合并后取得控制权不满。李斌创业蔚来汽车,其重要落地场景就是共享出行,而美团点评业已试水专车业务,滴滴图谋造车、还在研发外卖业务,三方入侵各自领地只是时间问题。
  王兴意欲进一步投资摩拜,以防滴滴成为单车合并的最大受益者;而不愿意放弃公司控制权的ofo创始人戴威,亦靠紧阿里,借势抵制滴滴的强力干预。去年12月8日,ofo一名主要投资人告诉记者,早在半个月前,摩拜和ofo无法合并已经有定论:“阿里和蚂蚁金服对ofo的投资承诺已经明确,资金分两步走,部分已经到账。”
  这意味着,ofo暂时不会因为现金流吃紧而引发合并。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认为,阿里是由戴威拉入,搅局摩拜、ofo合并并非阿里本意。
  但无论如何,当年在判断滴滴、快的烧钱战局时稍显迟疑,被腾讯抢占控制权的阿里,此次在共享单车局势中不再甘当后来者,其手中握有“哈罗单车+永安行”联盟牌,再叠加下注ofo,已为自己进攻共享单车创造了多种打法。
  围绕自行车控制权的博弈仍将继续。多位财务投资人对持续竞争、烧钱难止的未来十分悲观:“业务运营不是为了盈利,是为了融资,为了拖死对方,这不是真的商业模式。”
据《财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