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卖平台自查不应止于资质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18日 来源:近报
外卖平台在做好经营资质审查登记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抽查监测,建立健全问题报告制度、信息公示制度、数据共享制度。
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三大外卖平台近日对北京地区入网餐饮店铺的经营资质开展全面自查,对违规餐饮店铺进行下线,并公示其详细信息,消费者可在网页查看相关情况。(5月14日《新京报》) 今年1月,《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明确规定,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登记,保证许可信息真实。此次,三大平台对入网餐饮店铺的经营资质开展全面自查,对违规餐饮店铺进行下线,就是切实贯彻执行相关规定,扮演好“第一道关”的角色。 过去,对于违规外卖店铺的监管主要靠监管部门开展网上巡查,监管部门查到一家,平台下线一家,下线后往往又改头换面偷偷上线。如今,外卖平台通过自查,履行审查登记等管理义务,有助于关口前移,从源头将“黑外卖”拒之门外。下线店铺的公示,既是平台对管理责任的落实,又是自寻压力引入社会监督,以便更好地推动平台尽职履责,值得点赞。 不过,对经营资质的自查只是一个方面。除了没有资质的“黑外卖”,正规餐饮企业违法生产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对此,《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亦有明确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抽查和监测”,“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抽查和监测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显然,对于经营资质的审查相对简单,对于经营行为的抽查监测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外卖平台管理提出更大的考验。 目前,外卖平台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去年8月,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曾联合北京市食药监局,在全国率先对在网商户的餐品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自查抽检,共随机抽查50个批次的餐品。不过,具体监测结果如何,却不得而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净化网络订餐秩序,保障外卖食品安全,需要外卖平台充分履行职责,在做好经营资质审查登记工作的同时,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抽查监测,建立健全问题报告制度、信息公示制度、数据共享制度。监测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对于发现的问题上报有关部门处置,并告知其他外卖平台对于违规店铺予以联动下线。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执法监督,用责任追究倒逼外卖平台尽职履责。 张淳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