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赵普为何难流芳百世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3月24日    来源:近报


  遍查正史野史,在军师或谋士这一类人物中,诸葛亮无疑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与之相比,知道赵普这个名字的人实在是少得可怜。但事实上,刘备的蜀汉政权只能算是一股地方割据势力,从头到尾、满打满算也不过存在了五十年,其中由诸葛亮主持工作的二十年虽然治理的不错,充其量也只是勉强做到了偏安一隅,最终还是在三国中第一个灭亡。而赵普辅助自己的君主建立了一个历时三个多世纪的大王朝,他对大宋之功是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的。
  赵普为大宋王朝立下如此卓越的功勋,却只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非常模糊不清的形象,这似乎很不公平。但凡事一定有其原因,此人的个人品质实在难以恭维。
  赵匡胤曾经为了赵普而发明过一个不太常用的成语:“鼎铛有耳”。有个叫雷德骧的御史中丞,劾奏赵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皇帝大怒,斥责道:“只要是像鼎和铛这样有耳朵的东西就听说过,赵普是我最器重的人!”命令左右拖着这位大臣在庭前绕了好几圈,帽子都掉到了地上,还警告他不许对外人说起赵普的事。
  史载,有一次宋太祖登门去看望生病的赵普,看到廊下堆有刚送来的十瓶礼物,就问是什么东西。赵普说是吴越王钱俶送的海货。皇帝好奇,打开一看,却全是小颗粒的瓜子黄金。皇帝当时心情很好,告诉赵普受之无妨,并笑言:钱俶大概认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决定吧。话虽如此,这件事却一定会在皇帝心里产生阴影。后来,皇帝又发现了赵普违反禁令私运木材扩展府第等很多问题。这些公忠其表、谋私其内的行为,终于使赵普逐渐失去了皇帝的宠信。
  当初受太祖袒护时,赵普有恃无恐,连太祖的弟弟赵光义都不放在眼里,两个人矛盾很深。太祖死后,赵光义继位成为了太宗皇帝,赵普被贬出京城。由于太祖的死太过突然,而“兄终弟及”并不合宗法,此事遂成宋初又一桩千古疑案,当时朝野中的舆论就对太宗颇有不利。于是赵普主动向太宗示好,密陈说自己手里存有杜太后留下的遗书,早已约定了太祖死后传位于太宗,即所谓“金匮盟书”。从各方面分析,赵普提供的应该是伪证无疑,而他这一举动对赵光义的意义自然非同小可,从此他又得宠于太宗皇帝,在朝中东山再起。不过,以这样的品行,纵然成就了千秋功业,也很难流芳百世。
据《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