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的铁拳》口碑票房双收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0月13日    来源:近报




  今年国庆档
票房破纪录

  在国庆档五大强片《羞羞的铁拳》《英伦对决》《空天猎》《追龙》《缝纫机乐队》的票房竞争中,《羞羞的铁拳》一骑绝尘,上映9天票房过14亿元,且目前排片量仍高居第一,铁定把今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揽入怀中。其中一个最为蹊跷、也最想要破解的一个悬疑是,同样是喜剧片,同样都有成功的前作,映前口碑也都差不多,为何《缝纫机乐队》与《羞羞的铁拳》票房差距如此之大?哪些因素对观众判断影片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呢?
8天26.1亿
国庆档票房“回春”了

  2017年影市再次出现爆发点,国庆档8天假期以一骑当先的开心麻花新片《羞羞的铁拳》为首,新上映的几部国产新片各有斩获,全国票房就连续7日单日突破3亿,一共取得了26.1亿的票房佳绩。
  遥想去年国庆档总票房收入15.8亿,相比2015年同比跌幅达14.6%,也是近十年来内地国庆档票房首次出现下跌,7天假期单日票房呈递减之势。今年国庆档则一改颓势,在暑期档票房创下新高后,国庆档再次以26.1亿的成绩收官,这也创造了内地国庆档票房首次突破20亿大关的新纪录(此前的纪录保持者为2015年国庆档,7天收入18.5亿);今年国庆档涵盖了中秋佳节,长达8天的假日收获26.1亿票房,同比涨幅达51%。
  今年国庆档大战也被视为“史上最挤”,虽然有多部影片撤档,但仍有11部影片同时上映。率先于9月29日打响,但开头成绩并不亮眼,《缝纫机乐队》和《空天猎》提前一天上映仅收获超过9000万票房。9月30日《羞羞的铁拳》上映首日收割1.3亿票房,单日票房一举增至2.9亿。接着从10月1日开始,全国票房就连续7日单日突破3亿,7天累计达22.5亿,单日票房冠军出现在国庆当天。
“铁拳”这么厉害
到底神在哪里?

  今年国庆档依旧是以国产片为主导,无引进大片加入战局。《羞羞的铁拳》直接以上映9天接近15亿的高票房占据了档期一半以上的份额,而剩下的影片相对均匀地分享了剩余份额。这个国庆档的影片中,《英伦对决》被认为是成龙近年最佳作品,《空天猎》是李晨的导演处女作、《追龙》被赞誉“王晶一认真拍片谁都不怕”、《缝纫机乐队》更是被一些观众觉得超越了《煎饼侠》。《羞羞的铁拳》刚公映时也被看好,但没想到能好成这样。这不禁很想让人探究,究竟发生了什么?
  《羞羞的铁拳》是开心麻花出品的第三部喜剧电影作品,截至目前已经成为年度票房榜第六名,仅次于收割15.5亿元的《变形金刚:最后的骑士》,不少专家向记者分析,以《羞羞的铁拳》目前的排片占比来说,影片总票房很有可能突破20亿,这也延续了以话剧起家的开心麻花连续三部“爆款”电影的辉煌战绩。对比去年国庆档的主力电影,如《湄公河行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均不是纯粹的喜剧,在档期上并不占优势,而今年轻松搞笑的《羞羞的铁拳》似乎更符合节假日特定的欢乐氛围,也很容易成为拉动电影大盘的主力。
  娱乐性强让《羞羞的铁拳》在国庆档脱颖而出。但同样是喜剧片的《缝纫机乐队》为何票房徘徊在第五六位呢?
  影评人韩浩月认为,这样的票房格局,归根结底还是要从电影的“故事”开始说起。
  韩浩月分析,《缝纫机乐队》延续了《煎饼侠》的编剧手法,依然用段子式的喜剧笑料来拼接故事,依然用理想与情怀来点燃观众。《煎饼侠》的“故事”也不强,但导演大鹏在娱乐圈的奋斗经历,无形中为《煎饼侠》进行了加持。《缝纫机乐队》到了考验大鹏讲故事能力的时候,但大鹏却过于依赖《煎饼侠》的成功经验,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故事结构、剧情编织方面,仍然期望靠“情绪”点燃观众,但很显然,观众已经不再吃这一套了。
  《羞羞的铁拳》其实是其出品方“开心麻花”的品牌力量在发力。在《羞羞的铁拳》之前,开心麻花的两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已经奠定了“开心麻花电影”的口碑基础,在观众心目中站稳了脚跟,某种程度上,选择“开心麻花电影”物有所值,已经成为不少观众心目中的共识。
  三部颇受好评的“开心麻花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改编自舞台作品。在长达数年的剧场演出当中,台前幕后的创作者,已经对“故事”与“台词”进行了千锤百炼,这样的锤炼虽然催生不了经典,但包装出一个成熟的故事也不难。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则认为,这两部喜剧电影出现票房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关注度的差距。开心麻花连续三年都有电影推出,前期积累了良好口碑;《缝纫机乐队》则是大鹏时隔两年多的作品,而且电影中展现出的东北喜剧风欠缺新鲜感。
口碑越来越成为
电影核心竞争力

  不少院线经理表示,今年国庆档的影片质量好坏最直观的数据就是电影的排片占比,虽然《空天猎》和《缝纫机乐队》提档一天(9月29日)上映,但在次日就被口碑与票房潜力俱佳的《羞羞的铁拳》一举反超,此后,该片一直以30%左右的排片占比碾轧其他影片,排片率更随着票房递增逐渐增加。
  这个现象在近几年的国庆档都颇为显眼,长达几天的假期中上映首日占排片优势的影片不一定就能维持优势到最后,国庆档也是诞生“口碑黑马”的热门档期,如同前年的《夏洛特烦恼》与去年的《湄公河行动》,都是首日单片票房排名第三的电影,而之后因为好口碑一路逆袭。今年的《追龙》也是如此,最开始不具卖相却凭借出色口碑于10月6日反超《英伦对决》。
  票房分析师罗天文告诉记者,“整个国庆档的容量还是比较有限,这次假期长了就更考验影片的质量,过去电影票房更多是阶梯状,如今更多是一家独大,不如春节档期每家分粥。这个国庆档口碑与票房基本形成了正比,票房表现体现了观众越来越高的审美眼光,好片子可以逆袭,低劣的粗制滥造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被淘汰。”蒋勇再次强调,“电影倚重于口碑竞争似乎已经成为各个热门档期的制胜关键,而那些依靠明星噱头、IP制作、营销炒作的电影越来越经不起推敲,口碑越来越成为电影竞争的核心因素。”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