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穷秀才,不说穷举人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0月20日    来源:近报


  明代初期,秀才其实并不穷,甚至可以说衣食无忧。因为明朝法律规定,一个人倘若考取秀才,每年可以拿到十八两白银的补贴。
  但是,到明朝中后期时,秀才们就真的穷掉渣了。虽说每年十八两白银的待遇,都还算保持不变。可是明朝的物价,却早已不是初年的光景:明朝十六世纪中叶后,北京城里的读书人,每年至少要赚到五十两白银,才能维持基本温饱,放在东南经济发达地区,这数字更是高。苏州松江的读书人,每年至少七十两银子,才能摆脱窘迫生活。
  随着明朝腐败的加剧,教育行业的潜规则也越发甚嚣尘上。一个秀才若想在名利场上更进一步,每年更得咬牙花钱孝敬学官。否则稍微得罪学官,恐怕考试资格都被剥夺。
  在这残酷的生活压力下,明朝中期起的大多数秀才都要辛苦忙活生计。比如明朝一代直臣杨继盛,早年做秀才时,还要在外辛苦教书赚钱,而且为省点房租寄居在寺庙里。冬天冻得打哆嗦不说,而且经常半夜就饿醒。为了对抗饥饿,只能半夜里忍着寒冷在房间里转圈,简直是“其苦难言万一矣”。
  而当时的杨继盛,还只是光棍一条,换到很多拖家带口的秀才们,自然生活压力更大。比如明朝万历年间状元唐文献,当年中秀才时,就是一大家子人口。于是每年过了春节,就得外出工作,最苦累的几年里,甚至同时要做好几份工作,直到春节前的一两个月,才能忙里偷闲翻书学习。以至于每次坐下来读书,竟都到了“甚觉粗疏”的地步。
  而且像唐文献这样,最终能科场登第者,秀才里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却是一辈子的穷苦生活。以《五杂俎》的形容说,大多数秀才,基本都是“贫不能葬,身无完衣,长无家事”。
  但别管先前多穷苦,秀才只要能考取举人,就会摇身一变,从穷书生一跃成为家有产业的士绅阶层。因为,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不但全家人不用纳税纳粮,而且马上就有人将他的地挂靠到举人的名下,以比给国家低的税率给举人交租子,这样就可以保证衣食无忧了。
  这巨大差距,也就缩影了《儒林外史》里的经典一幕:穷秀才范进意外中举后没几天,宅院产业就源源不断而来,各路名流上门拜见。就是这科举出了大毛病。      据我们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