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落榜生能干啥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0月20日    来源:近报


  自唐开科取士以来,考中进士才有官做,而进士的录取率很低,那些名落孙山者,一无体力,二无专业,他们是怎么生存的呢?
  名落孙山者,比较体面、相对有保障的职业当属师爷。师爷的身份不是朝廷命官,既没有政府编制,更不占领导职数,是地方官员自己出钱聘用的幕后参谋,职责是协助官员处理政务。能干上师爷,当属落榜群体中的佼佼者。尽管师爷属于政府的“三无”人员,但毕竟属于官员聘用,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且仍有“继续参加科举”或“有重大立功表现”得以转正的机会,即使不再想博取功名,也可以活得很滋润。
  但能被地方官聘请为师爷的比例,比“考中进士为官者”高不了多少,大多数人不得不走上“著述都为稻粱谋”这条路。比如卢照邻、孟浩然、贾岛等一批极具声望的才子,既“屡试不第”,又没地当师爷,只好沦为无业游民,靠写书谋生。 
  还有的人读书不行,干脆学经商。明朝沈万三、清朝伍秉鉴,家族殷实,虽有钱读书,但科举无望,跟随父辈学经商,成为当时的商业巨子。
  当然,也有些落榜的读书人,屡考屡败,屡败屡考,比如范进。另外还有一类,比如洪秀全,屡试不中,干脆一气之下走上造反的道路。
据历史档案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