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持证上岗”背后:育儿素质亟待提升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1月05日    来源:近报


  反方:家长“持证上岗”
是多此一举

  陈小爱:为人父母不是一项具体工作,它涉及到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有琐碎的细节、有复杂的道理,不是看几本书,上几堂课就能解决的。况且,每个家庭环境不同,父母的性格、修养、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也不同,单纯的统一培训实在是太刻板了。学校也并没有颁发家长合格证的资格,更不能说有了“证”就是“模范父母”。所以说,让家长“持证上岗”是多此一举,只是给家长增添的负担,更不能以此做为界定“模范父母”的标准。
  孙洁:先举个例子:2016年7月,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中,91人获得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然而尴尬的是,在遭受舆论质疑后,民政部的调查认定,这次评审违法。你能说此前获得大师称号的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师吗?同理,一纸“家长合格证书”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正方:家长“持证上岗”
值得推广

  王小明:未成人保护和教育确实是个大问题,让父母“持证上岗”本来是结婚前就该完成的事情,但我们在这方面比较滞后,学校能站出来让家长在参与中提升家庭教育素养,既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社会的提醒。虽然完成必修课后的父母不一定会完全谙熟育儿之道,但总好过那些一无所知盲目上马的父母。再者说,好多学校有家长学校一说,所做的事情与此并无二致,不同的只是发没发证而已。
  邓文圣:家长“持证上岗”这个方向是对的,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虽然成都文翁实中的“五个一”练证活动,实效性还有待观察。但如同各单位近期都在举行的各种形式的“年度总结”一样,促进成长是不争的事实。毕竟练“证”,可以让家长停下“惯性的脚步”反思一下自己,陪伴了吗?交流好吗?榜样做得怎样?哪怕是一小步,都无疑提升了家长群体整体的育儿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