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节3周不见效一定去看医生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1月12日    来源:近报


夜班族和银行从业者 更易有心境障碍
  记者 刘一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睡眠质量差、容易疲乏、头晕胸闷等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症状。特别是岁末年初,很多人被失眠、焦虑缠身。省内权威神经内科专家刘小民介绍,最近来看病的患者明显增多,头晕头痛、精力下降是他们的主要表现,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心境障碍是人们对压力环境的正常应激反应,但如果持续3周以上,就容易患上精神疾病。
  神经衰弱属于神经症的诊断之一,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环境下,出现的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神经衰弱是神经功能的轻度紊乱,随着症状深入,逐步划分为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以及躯体化障碍症状,这三类心境障碍类疾病的就诊率逐年增加。”刘小民介绍,岁末年初时,来神经科看此类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
  “头晕头痛、精力下降、压力大是前来就诊患者的主要表现,患者就诊率能达到4成,还有两成主要为心慌胸闷、心烦憋气症状的挂到心内科,加上头痛、失眠这类问题,心境障碍类疾病的就诊率能达到6成。”刘小民说,岁末年初,人们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处于顶峰,特别是脑力劳动者,面对着年底考评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加上年末应酬较多,抽烟喝酒等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使身体格外疲劳,就会被焦虑等病症找上门。在刘大夫接诊的人群中,处于事业上升期的30-40岁的中年人占大多数,且以上夜班的人群和银行从业者为主。
  他们之中有的出现焦虑症状,即危机感增强,过度担心一些事情的发生,从而产生烦躁不安、坐立不安、精神高度紧张且容易激动、全身出汗、心慌等;也有的表现出抑郁症状,情绪低落、无助感强烈,缺乏积极性和对事物的兴趣感,缺乏与人的主动交流,且思维变得缓慢、意志力薄弱容易动摇,自责和内疚感强烈。 
二胎问题 成女性抑郁新诱因
  刘小民介绍,老百姓经常说的“神经衰弱”更具有性格和体质的倾向性,属于持续时间较长的神经紊乱症状,从程度上来看,轻于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
  “神经衰弱多数和性格、体质有关,内向敏感、心思缜密,过分注重细节的,且先天体质较弱的人患有神经衰弱的几率更高,30-40岁的女性居多。”刘小民说,神经衰弱更像是一种“懒洋洋”的状态,虽然做事儿的持久力不强,但日常的工作任务和生活能力基本不受影响。
  但焦虑、抑郁则不同,长时间持续就会对脑内神经和其他器官造成危害。“焦虑和抑郁是普通人都会出现的应激反应,短时间内不会损害健康,但长时间持续就会对脑内神经造成危害。相比抑郁,现在患有焦虑症状的人群更多,大多数抑郁症状是由焦虑症状转换而来,且二者容易并存和相互转换。”刘小民说,焦虑症状多发于4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突出表现为亢奋、过度担心、危机感重,而抑郁多发生于30-40岁左右的女性,二胎问题成为近一两年来女性抑郁的新诱因。
  “长期的焦虑症状使神经兴奋,血压升高,极易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而在长期患有抑郁症状的人群中,患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疾病以及乳腺疾病的较多。”刘小民介绍,根据医学领域的相关性实验分析,神经系统的紊乱会影响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器官内脏的正常运作,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
  神经衰弱、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如何进行诊断治疗呢?刘小民说,对于就诊的患者,通常会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填写,然后根据患者对症状的阐述,确定严重程度。
  轻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建议首先进行自我调节,最关键的是脱离导致焦虑和抑郁的环境因素,其次要认清自我能力水平和现实,把大事化小,这样容易提高成就感。另外,要多与富有正能量的人接触,调整对生活工作的态度并增强锻炼,参加室外活动,转移注意力、放松神经压力。
  “如果持续2-3周仍然不见好转,就要进行药物干预了。”刘小民说,当全身不适持续时间较长,就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对于神经类障碍疾病,把睡眠的时间及质量调节好也是关键。“如果服药3个月以上,症状持续半年仍无明显好转,焦虑或者抑郁的心境症状可能已经转化为精神类疾病,则需要到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规范化专业救治,确诊是否患上抑郁症等其他精神类疾病。”
  “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胃部胃溃疡、糖尿病等也会出现供血不足、头晕头疼等症状,在诊断的时候就要首先排除这些器质性病变。”刘小民说,在确诊时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检查排除,如心电图、血液化验、CT磁共振等。“此外,焦虑抑郁症状也可能是慢性病前期特征。”刘小民介绍,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突然发生情绪的明显改变、胸闷心烦、记忆力的衰退等症状,就要谨防脑血栓、脑血管堵塞、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萎缩、卒中后抑郁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