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饭桌 我的家在运河畔一个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2月02日    来源:近报


  童年的饭桌
  我的家在运河畔一个比较小的村庄,村西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夏天河水清澈如镜,游鱼可数。我们时常到小河里洗澡、摸鱼、捉蟹。
  在河里摸鱼,一些大同学都摸得满满的一篓子,而我因为年纪小,摸的相比就少些。我提鱼回家,母亲非常高兴,把鱼拾掇干净就炖了。母亲很俭朴,舍不得吃白面,就用玉米面贴饽饽熬小鱼,那味道真是好极了。全家八口人围着八仙桌吃得有滋有味,这在那个年代算是很好的饭了。记得河畔上长有碧绿的芦苇,每年端午节,母亲都叫我去摘苇叶包粽子。粽子熟了,我们吃得很陶醉。
  小河东面是一条土堤,堤的两旁有很多榆树。春天榆树上结了好多榆钱儿,我背上个空书包,爬上榆树就大把大把地捋榆钱儿。捋得满满一书包,母亲就喜笑颜开地给我们做榆钱儿饽饽或蒸糕。
  父亲是个斗大字不识一筐的农民,每逢下地他都要带上我们兄弟三个练习劳作,到了地里他就耐心地教我们如何操作。
  记得有一次麦秋,父亲带我们下地拔麦子,那活真够累的,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真正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麦子拔下后捆成捆儿,拉回家用铡刀一捆捆地铡,然后打轧、晒粒。我们哥仨的农活都是那时候学会的,我们在劳动中磨练了意志。那时候我们村没有小学校,上学要到几里远的外村。冬天中午不回家,带上一个玉米饽饽外加一块老咸菜算是午餐,在教室的炉子上烤烤就吃。
  如今,新农村建设改变了贫困落后的状况,农民都赶上了好时代,我也到了耄耋之年。但有时我总会想起饭桌上的往昔,想起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想起艰苦岁月里的苦与乐……
据《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