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发全国性大讨论的韩琨事件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18日 来源:近报
改革开放初期,“星期天工程师”开始在我国出现,有效缓解了乡镇企业或民营企业缺乏技术的严重问题,但马上遇到了旧观念、旧体制的强烈抵制。被称为“中国星期天工程师无罪第一案”的“韩琨事件”,使“星期天工程师”从地下转到地上,由非法变成合法,这一转换极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推动了我国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3300元奖金给韩琨带来灾难 韩琨原系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调干生,毕业于军事院校,是军需企业的技术骨干,曾在我国自行设计的火炮用橡胶配制件以及军工产品研制中作出过贡献,受到多次嘉奖。后转业至上海市橡胶制品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 1979年底的一天,上海奉贤县钱桥工业公司经理通过关系找到韩琨,邀请他担任钱桥橡胶用品厂的技术顾问,被韩琨婉拒。钱桥乡领导三顾茅庐,韩琨很是感动,但他有顾虑,表示帮助可以,但须征得单位同意。钱桥乡党委见他已松口,立即找到了韩琨所在单位橡胶制品研究所,征得了研究所领导同意。韩琨这才接受了聘书。 钱桥乡党委和乡工业公司经过认真研究,并参照当时劳动部门对科研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搞第二职业实施津贴的有关规定以及当时国家科委对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决定一次性奖励韩琨3300元。奖励分若干项目:奖金1200元;18个月来回的车票、外勤补贴728元;韩琨妻子没有工作,长期卧病,家庭生活困难,每月补贴88元,补21个月,得1848元,三项合计3376元。 对妻子补贴部分,韩琨坚持不收,婉拒不成,存在了银行里,当时他就表态:“如果不合规章,如数退回。”而其他部分,韩琨收下了。就是这笔奖金给韩琨带来了灾难。 1981年11月,韩琨被其所在单位以“私接业务、牟取私利”的罪名向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 媒体报道后 引发全国性大讨论 韩琨是功臣还是罪人?3000多元奖金补贴该不该拿?一时在司法界、知识界众说纷纭。时任《光明日报》记者的谢军从韩琨案中掂出这一事件的分量,马上判断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人物。在深入采访之后,在《光明日报》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救活工厂有功,接受报酬无罪》的稿子。 稿子刊发后,就像引爆了一颗炸弹,“星期天工程师”问题触及了社会的神经,马上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强烈震荡,全国各地的来信雪片似地飞向编辑部,《光明日报》顺势而为,在报纸上开辟“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业余应聘接受报酬?”专栏,开始就韩琨事件展开大讨论。 1983年1月21日,时任中央政法委书记的陈丕显主持召开政法委员会会议,专门讨论了“韩琨事件”,并作出了如下几条决定:韩琨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类似韩琨的“星期天工程师”一律释放;公检法机关今后不再受理韩琨这类案子;关于业余应聘接受报酬等政策上的问题,由中央另行研究。中共中央发文通知全国各地,科技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业余兼职并获取合理报酬,由此受打击的科技人员一律平反,一大批“韩琨”重获自由。 综合《光明日报》、《中国刑法30年——以典型案例为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