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做慈善 目的各不同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15日    来源:近报


  公益活动虽是现代生活的产物,然而蕴含其中的慈善思想却可追溯千年之前,《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早就有记载,“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裸捐”开创者:范蠡
  范蠡在辅助勾践取得了兴越灭吴的历史性的胜利后急流勇退,去了齐国的陶地经商,经商不久就积累了“千金”之富。
  令人震惊的是,范蠡把这一千多万全部捐给了好友和乡邻(“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捐完之后,他又勤勤恳恳地去做生意挣钱,很快就又回到富豪榜排名前列,但是他再一次全部捐了出去。
  就这样挣了捐,捐了再挣,十九年里竟有三个回合(“十九年中,三致千金。”)。饶是执笔辛辣的司马迁,也称赞他为“富好行其德者”。
为送粥盖戏楼
  在山西晋中榆次的常家北祠堂内,有一个相当精美的戏楼。这个戏楼的修建历时三年,耗银三万两。
  常氏家族,一个在当时赫赫有名的茶叶世家,一向以诗书传家、勤俭持家为家风,为什么要兴建这么一个奢华的戏楼呢?
  1877年,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北方省份遭受了3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颗粒无收、饿殍满地,史称“丁戊奇荒”。
  常氏家族的茶叶贸易在这次旱灾中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家族的商业根基几乎被毁。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常家却突然宣布要修宅子、盖戏台。
  这听上去匪夷所思,其实是常家在想方设法保住当地的百姓。他们在榆次县内招人,全县所有人都可以来,每搬一块砖就有工分,就可以喝一碗粥。连粥的粘稠度都是有要求的,到做到筷子插在粥上不能倒。
  就这样,大旱旱了三年,宅子也修了三年。
为当官做好事留名
  两汉时期实行以德才为考核标准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名声好的人往往能够得到推荐。这种方式使得很多人意识到,做好事一定要留名,这样才有机会当官。因此,当时的很多读书人热衷于慈善活动,甚至于搭棚施个粥,发个馒头,还要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人拿小本本记下自己的“光辉事迹”。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就是一个例子。他为了供养自己的三千门客,在薛地大放高利贷,但是这年收成不好,老百姓们还不上债。代表孟尝君的讨债人冯谖去薛地讨债时,能还上钱的,他就跟大家约了个期限,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的,当场就把借条烧了。事后孟尝君大怒,但冯谖解释,这些人反正也还不起,不如就做一个顺水人情,还能够彰显您的名声。这样一来,孟尝君才转怒为喜。     据《报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