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由中国人发现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0月27日    来源:近报


  在汉语中,“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上讲: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据专家推断,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时期,即最晚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间,就已学会煎煮海盐了。20世纪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煎盐器具文物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除此之外,周朝时期,中国人就是已经使用肉桂增香。先贤们也不满足于简单的天然调和之味,以孔圣人为例,尽管周游列国的时候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对美食却丝毫不肯放低要求,坚持“吃肉一定要蘸酱”。最初是由肉糜加上盐制成的“肉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用粮食发酵而成的酱油、醋和被统称为“豉”的现代意义上的酱,工艺已经相当完善。“鲜”味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味觉符号,尽管“鲜”这个说法到明清以后才有。
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