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戏法 从何而来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2月01日    来源:近报



  时至今日,职业足球已经走过百年历史,在足球发展的漫漫长河中,诸如“梅开二度”、“帽子戏法”之类形容球员单场比赛进球数的词语也应运而生。大家常常看到“梅西戴帽”、“C罗戴帽”这样的新闻报道,问题随之出现,这些用语是如何产生的?
  起源于外来词汇
  “帽子戏法”的英文译法为“hat trick”,没错,这是一个外来词汇。只要根据字面意思进行一些联想与推测,想必大家都能把这个词同魔术、变戏法联系起来。早在1838年,一本名叫沙龙魔术(Parlour Magic)的书在英国伦敦出版,书中就记录了“hat trick”的玩法。
  Hat trick的表演道具为一顶不透明的帽子和一小杯装满了酒的杯子,当然并不一定要盛酒,也可以是其他液体;帽子的尺寸要求是扣在桌上能完全盖住杯子。
  盛满杯子后扣上帽子,随后表演者向观众表示自己可以在不碰帽子的情况下喝光杯中的酒,观众当然不会相信,这时候表演者可以向拳眼吹气甚至自编一段Rap,之后告诉观众自己已经喝掉并邀请观众检查,后者拿起帽子后表演者只需要潇洒地端起酒杯喝掉即可。
  当然,魔术中的“帽子戏法”不只有上面这一种,我们还见过很多魔术师会从帽子中变出兔子、鸽子、彩带、纸币等东西。
  言归正传,《Parlour Magic》所记录的内容可能只是“hat trick”这个词最初出现的原因,虽然单场比赛打入三球的球员的表现大多时候已足够惊艳,但魔术终归与我们讨论的体育运动有一段距离,直到1858年,体育世界中出现了新的故事。
板球比赛奖励帽子
  根据1999年版《牛津英语词典》的词条记录,一场板球比赛是“帽子戏法”一词涉足体育圈的最大功臣。
  板球的比赛规则十分复杂,比赛中一支球队的投球手的主要目标为掷球并击落三柱门的横木,一旦击中,与他对垒的对方击球手则立刻出局。
  1858年,全英格兰板球明星队同哈勒姆队在谢菲尔德进行了一场比赛,担任全英格兰明星队投球手的希思菲尔德·哈曼·史蒂芬森(HH Stephenson)连续三次掷球击中三柱门,从而淘汰掉对手三位击球手,成为球队获胜的最大功臣。
  作为球队功臣,总该得到一些奖励吧?但与现在相比那时候的物资还比较匮乏,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的英国友人最终决定为史蒂芬森搞一次“众筹”,并用募来的钱为他买了一顶新帽子。
  关于“hat trick”中“Hat”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即完成了这一成就的投球手可以让观众传递一顶帽子,人们会朝帽子里放一些钱,以示对球员表现的肯定,不过后一种说法的相关记录较少。
  综合以上信息,19世纪中期板球比赛奖励帽子的事实结合以帽子作为道具的魔术效果之意,造就了“帽子戏法”这个词语,这是当下最受支持的观点。
  对于板球选手来说,连续三次掷球击中三柱门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加上“帽子众筹”事件的积极影响,体育圈开始用“帽子戏法”来描述连续三次完成某项任务的过人成就。多年后,“hat trick”一词登上刊物,例如1877年出版的《詹姆斯·利利怀特的板球年刊》中就有文字版“hat trick”的使用记录。慢慢地,足球、棒球、手球、冰球,甚至掷飞镖、打弹珠等体育项目中都有了相应的“帽子戏法”。
完美帽子戏法
  众所周知,对于足球比赛来说“帽子戏法”指一名球员在单场比赛中攻入三粒进球,加时赛进球以及120分钟内的点球也计算在内。与板球中“帽子戏法”的规定不同,足球世界里的“戴帽”并不需要连续进三球,然而人们不会满足对极致美感的向往,于是“完美帽子戏法”一词登上了时代舞台。
  “完美帽子戏法”代表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用左脚、右脚、头分别打入一球,之前热刺在欧冠小组赛第二轮的比赛中客场3:0击败希腊人竞技,哈里·凯恩就完成了“完美帽子戏法”。
  根据相关资料,在部分讲德语的国家或地区内,人们认为“完美帽子戏法”指一名球员在一个半场(45分钟)的时间内连续攻入三球,不但对时间范围做了限定,如果中间有队友取得进球,这个“完美”也不成立。
  时至今日,“帽子戏法”一词已不是体育圈的“专利”,我们可以从很多娱乐新闻甚至社会新闻中看到它的身影。今年7月,《泰晤士报》发布了一篇报道关于艾美奖的报道,标题为:《艾美奖候选出炉:克莱尔·芙伊可能获得美国表演奖项的帽子戏法》。
  除了“帽子戏法”,中国球迷还常把打入两球称为“梅开二度”,此词取自清代惜阴堂主人所作的《二度梅》;英文中描写攻入两球的词语为brace,含义是在狩猎中捕捉到一对猎物,很容易理解。
  当然,还有球员攻入四球后常用的词语“大四喜”,起源应追溯到麻将玩法;攻入五球后常用的“五子登科”,来源则是五代后周时期的谚语。我们可以看出,其他词语大多取自中文的吉祥话,“帽子戏法”在这些词语中的确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