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神不神更取决于答案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2月02日    来源:近报


  近日,南京百家湖小学三年级某班的语文测试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原来,在这份试卷上出现了一个神考题,竟问学生凤姐、芙蓉姐姐等人“谁最美”。对此,您怎么看?
  正方:是观念的更新
  刘运喜:“谁最美”这样的神题并非毫无意义。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其教学不应局限于书本内容,而应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生活实际做适当拓展,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特长。“谁最美”神题虽与语文教学内容无关,但可拓展学生对美的思考、感悟、判断,引导学生如何发现美、追求美进而创造美,追求由外而内的精神美、心灵美、内在美。其实,关于“谁最美”的神题,应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无论学生选择哪个答案,都应给满分。
  关育兵:考题神不神,不仅取决于考题,更取决于答案。许多名人轶事、美谈,就都是关于神考题的。回到话题上,如果这单纯是一道选择题,那就毫无意义。如果这是一道自由阐述题,价值立显。学生可以选老师,因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学生可以选凤姐,她虽有骇世惊俗的言论,但却巧妙地让自己成为了红人……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论之成据,就可以赋分;有独到的见解,甚至可以加分。只要以这样的答案来衡量,神题也就不神了,可以看出学生的见解,也能培养他们分散的思维能力。
反方:是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
  龙继辉:这样的“神考题”竟然出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测试卷上,是娱乐至死精神的败笔,不是“神来之笔”,更不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语文测试,比谁更美,有意义吗?考题必须要有一定的目的意义,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起到以考促学的倒逼作用。“神考题”注定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有的话,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神答案”。单选题的答案必须唯一且客观,非此即彼,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鱼和熊掌兼得”。“神考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这种“佛系”考试决不能故伎重演。
  王恩奎:这样的“神考题”简直是太奇葩,没有一点意义。或许初衷是好的,不外乎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逻辑判断和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应变能力。但是,任何的考题可以形似“神”,而不能形似“鬼”。题可以“奇葩”创新,但“神考题”不能成为“娱乐愚乐”的载体。教育应有责任担当,不能随心所欲,让考题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诱导人们挖空心思去钻牛角尖,导致人的思维扭曲与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