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古代中国官场的微妙规则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2月01日    来源:近报



  在古代官场,诈病背后并非只是迷惑政敌。什么形势下“生病”,什么时候“生病”,“生病”之后做什么,都大有学问。

  曹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年仅35岁的魏明帝曹叡驾崩,八岁的皇太子曹芳继位,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是曹氏宗亲,想要独揽大权,便明升暗降,让司马懿去做了没有实权的“太傅”。
  面对曹爽咄咄逼人的架势,司马懿“推病不出”。恰在此时,曹爽集团的一位成员李胜要去荆州赴任,便以向司马懿辞行为借口,去一探虚实。李胜来到司马懿家时,只见这位年逾古稀的老臣衣冠不整,奄奄一息,连喝粥的力气都没有了。
  李胜把所见所闻告诉曹爽,于是,曹爽放了心,跟着曹芳小皇帝出城为先帝扫墓。这时候,司马懿却突然“病愈”,发动了一场政变,不仅一举粉碎了曹爽集团,更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为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司马懿之前的大汉王朝,诈病现象在官场十分流行,在正史中多有记载。王莽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生活节俭,谦卑下士,因此仕途也扶摇直上,直至大司马。可是,当哀帝继位后,哀帝祖母家傅氏和母家丁氏得势。傅太后下诏,命令王莽去职回府,把权力乖乖让出。于是,王莽“生病”了,准备辞官归隐。当王莽的请求传达给哀帝后,哀帝心领神会。哀帝当然知道王莽不是真病,只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而已。对于这位权势极大、威望极高的重臣,他选择公开表示支持。不久之后,王莽果然“病愈”归来,重新辅政。
  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是内在封闭的,臣子表达意见的渠道比较少。所以,有时候为了劝谏君王,往往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比如谢病。它以不合作的态度表达着对君王的不满,隐隐透出抗议的味道,可谓是一种“无声之谏”。不过有时候,诈病的后果却很严重。唐太宗时,交州都督李寿,因为贪污被撤官问罪,皇帝想另选贤能去管理。大家一致推荐才德兼备的卢祖尚。卢祖尚一时兴起,就答应了。结果回家后,卢祖尚却越想越害怕,最终称病不出。皇帝知道他是假病,三番五次派人劝说。结果,卢祖尚终于说了实话:岭南瘴气厉害,需要每天喝酒,但自己不会喝酒,怕去了就回不来。唐太宗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不禁勃然大怒,遂下了杀令。可怜一代名将,年仅30多岁就这样身首异处了。
  自古以来,称病辞官就是臣子们进而表达政治诉求、退而远离政治旋涡的生存手段。身在政治中心的君王,大概也是明白这些道理的。所以有时候,即使臣子因畏罪而托病请辞,只要不触碰到皇帝的底线,皇帝还是会高抬贵手的。
  比如,汉武帝时,博士公孙弘出使匈奴,表现不合上意,惹得武帝大怒,于是引咎病免归家。当公孙弘上书称病请辞之际,汉武帝不可能不知其中原因,但他还是批准了。按照公孙弘的情况,他应该被罪免。但若被罪免,以后再要起用就会很艰难。汉武帝答应公孙弘的病免请求,恐怕也是为将来重新起用他留一条后路吧。果然,后来公孙弘又被重新起用为博士,并终老于相位之上。这病与不病之间,尽显中国传统中为人处事与政治运作的学问。    据《中华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