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五代都是大夫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2月08日    来源:近报



  记者 高雯 刘紫薇

  今年85岁的郑贵龄,是淄博当地挺有名气的“老中医”,很多人知道他看病在行,却不知道他们家已经五代从医。从上上个世纪,郑贵龄的爷爷开始,郑家的男子们就开始行医问诊,为乡里乡亲看病。大人问诊、小儿捣药,“宁为良医,不为良相”的郑氏家训如今已经传承到第五代。
  “看病不要钱”是郑贵龄爷爷传下来的要求,他们为贫苦百姓免费看病抓药;“学习经典、继承创新”是郑贵龄新加的家训,他创新了父亲研制的古方药剂,推动了国际上对产后缺乳症状的研究,他因此被国家授予“中国医学创新名医”称号。一摞摞发黄的繁体医书和古方药剂,见证着他们这个五代中医世家的百年传承。

  宁为良医
不为良相

  11月底的一天早上,85岁的郑贵龄晨练回来,坐在书桌前翻了翻昨晚没看完的医书。研究经典古籍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必修课,小时候他就开始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书,那时父亲对他管教很严,医书背不上来他就得挨巴掌。现在郑贵龄书桌上的医书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大多是带着时代印记的繁体医书,几分钱一本。
  这天是周六,郑贵龄坐诊的日子,早上六点多诊所外就已经有人排队取号。郑贵龄合上书、套上白大褂,从医60多年来,这个“老伙计”白大褂始终雪白雪白的没有变过,而他已从少年大夫变成白发老头。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生命不息,看病不止”,尽管有些耳背,腿脚也不那么灵便了,他仍坚持每周坐诊四个半天,因为每天都有很多病号奔着他来。
  诊所分了三个诊台,郑贵龄的儿子、儿媳长期坐诊。郑贵龄的诊室里看病的人以女性和孩子居多,他最擅长妇科与儿科。孩子的啼哭声,让诊室气氛有些嘈杂。郑贵龄一边诊脉一边听患者描述病情,这天的病号很多,到了下午1点还有一个外地赶来的病号,他开完方子站起来,长时间坐诊腿脚有些麻木,走起路来一步一挪。虽说每天计划只看20个病号,但每每都拖到下午1点,不看完他不忍心。
  坚持仁医仁术,是郑贵龄23年前刚开诊所时定下的四个坚持之一,那时他62岁,从淄博市南定镇卫生院院长的位置上刚退休,他激励自己“人生六十不算老,造福人民再流芳”,贷款20万元开办起诊所,谨遵父亲对他耳提面命的“宁为良医,不为良相”家训,要一辈子踏踏实实给人看病,“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病患”。
“看病不要钱”
是老辈定下的规矩

  郑贵龄虽然是贷款开诊所,但爷爷定下的规矩“看病不要钱”必须得坚持。对于贫苦家庭看病不要钱、抓药也不要钱;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看病不要钱,抓药只收成本费;对于家庭富裕的就只收抓药钱。那时一些乞讨者吃坏肚子也来找他看病,郑贵龄给开了药,再给他们拿上煎饼、拿碗粥。一年下来,免除的看病抓药费有三四千块钱。而现在,每年免除的看病抓药费达到上万元。
  为啥郑家行医定出规矩“看病不要钱”?这是他们家五代从医的起源,从郑贵龄的爷爷郑开田开始。
  那时,郑家有十几亩地,在村里算是上等户。郑贵龄的奶奶得了脑偏瘫后,爷爷郑开田开始四处求医,请遍了淄博当地和周边的名医。那时候交通不方便,请大夫要用马匹或者轿子,把大夫请到家里后还得请村里的名人来陪着吃饭,看病针灸一待就是10到15天,天天都要“好生伺候”。郑开田求医最远到了潍坊。他听说那里有个名医专治脑偏瘫,就备上贵重的礼物,走了几百里路到那。到了大夫家,一进大门,红毯一直铺到诊室,他脱了鞋,赤着脚拿着礼物到诊室门口,跪拜着呈上礼物。然后找来轿夫,抬轿几百里路把大夫请到淄博,“求医如拜相”。在求医问药的五年里,郑开田吃了太多苦头,卖光了家里的十几亩地。
  郑开田买了一些医书,跟着来看病的名医偷偷学,立誓“我当大夫看病坚决不要钱”。之前村里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没人请得起大夫。有人听说郑开田看病不要钱,就去找他看,让他按摩、针灸一下或是吃点药就有效果,后来大家都知道了“郑家看病不要钱”。
带领乡镇卫生院
从茅草屋到盖起门诊楼

  在南定镇卫生院上班后,郑贵龄依照父亲言传身教的郑氏行医观点,辨证施治、定方用药。80年代的镇卫生院条件艰苦,只有三间茅草屋,大夫资源也很紧张。郑贵龄从小跟着爷爷、父亲学习,再加上在专业医馆学习的经历,坐诊镇医院时他已经小有经验,尤其在妇科和儿科方面,传承了父亲研制的针对不孕不育和产后催乳的古方,找他看病的病号沿着镇医院的小茅草屋围成一圈,一天最多能看上百个病号。
  郑贵龄在镇医院行医大半辈子,从小大夫干到镇医院院长,带领只有三间茅草屋的镇医院盖上了门诊楼、病房楼,还配上了救护车,配齐了透视、B超、化验等医疗设备。“搞不全,我不走。”到了60岁退休年纪,他又坚持干了两年,才退休开起诊所。他给自家诊所立下“一个纲领、八字箴言和四个坚持”的规定。“一个纲领就是弘扬祖国中医药治病救人,为人民身体健康长寿而努力奉献。”郑贵龄说,治病救人要保证病人的安全,无法治疗的应及时送去医院,另外,对药品质量也要严格把关,劣质的药材坚决不能用。
  坚持经典学习、坚持精益求精和坚持继承创新是郑贵龄开诊所时定下的另外三个坚持,也正是这些坚持,让老郑家的家传古方在他这第三代声名远扬。郑贵龄创新父亲古方,研制了产后缺乳的催乳药方,并把创新后的家传古方写成科研论文《产后缺乳治验》发表,这一论文推动了国家和国际医学界对产后缺乳的研究,2003年由卫生部等国家八部委工作人员组成的中国纪录年鉴汇编委员会,授予郑贵龄“中国医学创新名医”称号。
  那几年郑贵龄“出名”了,去北京开交流会,被国家领导人接见。但他回到诊所,穿上白大褂,还是那个看病的郑大夫。每天生活很规律,除了坐诊就是看医学经典。
家庭聚会
就像“多学科会诊”

  郑贵龄一半的儿孙都从医,最小的孙子郑雪晨学历最高,被郑贵龄寄予厚望。郑雪晨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一所市级医院工作。想想小时候,从当捣药童到小学徒,再到跟随爷爷叔伯的言传身教,二十年间学到了许多家传本领。曾经抱怨过的暑假,那些被困在家里帮着磨药、称药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一种积淀。
  郑雪晨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第一次号脉。“当时本科刚毕业,在诊所就是个打杂的,从来没看过病。”郑雪晨说,爷爷让他试着给病人把脉,那时他正在给爷爷抄方子,一下变得特别紧张,憋得满脸通红、发热出汗,虽然病人只是普通的感冒,可他心里还是没底。在给病人辨完症开出药方后拿给爷爷郑贵龄,郑贵龄挺欣慰,孩子这些年没白学。“方子总体来说还可以。”郑贵龄鼓励着雪晨,又添上几味药,改了改剂量。这次体验给了郑雪晨莫大的信心。
  郑贵龄的儿孙中有八人从医,有看妇科、内科的,有专攻针灸推拿的,还有学药剂的,家庭聚会往往变成“多学科会诊”。郑雪晨曾碰到一个便秘的老年病号,摸脉相诊断其体热气虚,于是用寒冷药物泻之。老人家吃上虽然不便秘了,肚子却不舒服。他回家跟爷爷郑贵龄一讨论,爷爷告诉他最主要的问题是忽视了老年人容易气血虚,气血虚后容易出现肠蠕动减弱,不能只注意泻,而是重在益气补血。被爷爷一点雪晨马上就明白了,给病患调了方子,慢慢就见了效果。
  有祖辈做后盾,郑雪晨他们的行医之路少走了很多弯路。作为第五代传人,31岁的郑雪晨在立志传承家族古方的同时,还要加入科研创新,研究家族行医的特点规律,形成有实验依据的科研论文,能走出去与更多人交流,让家族古方博百家之长,长远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