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口香糖”口香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2月02日    来源:近报


  中国古代的“口香糖”

  口香糖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口嚼食品,深受广大青年人喜爱。在约会、社交等私密、公众场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就如化妆一样,既尊重了他人,也美化了自己。
  其实,我国古代早就有类似的“口香糖”。
  据汉代应劭《汉宫仪》记载:“尚书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从此,鸡舌香成为历代显贵们的推崇时尚。五代草本学家日华子在其著作中提道:“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至今方书为然。”
  鸡舌香又称母丁香,是丁香的成熟果实,性味功效与公丁香相似,但气味稍淡,功力较逊,在我国海南有栽培。
  古诗中,亦有诗人多次写到鸡舌香。唐代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唐代黄滔《遇罗员外衮》;“豸角戴时垂素发,鸡香含处隔青天。”唐代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年。”元代李裕《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鸡舌遥闻韵,猩唇厌授餐。”明代《金莲记》:“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鸡舌香有此功用,自然受到达官贵人的欢迎。《三曹集》中《魏武帝文集》曾有尺牍(尺牍也就是信)一封,名为“与诸葛亮书”,其文曰: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说的是曹操给诸葛亮写过一封信,并送给诸葛亮五斤鸡舌香。
  不过,从上述古诗中也可看出,一般的人是嚼不起鸡舌香这种“口香糖”的,而只有在朝为官的人才可入口。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