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运动”名称的由来 五四运动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3月02日 来源:近报
五四运动”名称的由来
五四运动”这个中国现代史最重要的名词之一早在1919年5月便出现了。 “五四运动”之后不久,出版于1919年5月26日的《每周评论》杂志(第23期)上,刊出了一篇署名“毅”的文章,题目即为《五四运动的精神》:“什么叫做‘五四运动’呢?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几千人,因山东问题失败,在政府高压的底下,居然列队示威,作正当民意的表示。这是中国学生的创举,是中国教育界的创举,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大家不可忘了!” 接下来,文章认为:“这次运动里有三种真精神,可以关系中国民族的存亡。第一,这次运动是学生牺牲的精神……一班学生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斗……这样的牺牲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元素。第二,是社会的裁制的精神……这次学生虽然没有把他们(卖国贼)一个一个的打死,但是把他们在社会上的偶像打破了!以后的社会裁制更要多哩!第三,是民族自决的精神。……这次学生不问政府,直接向公使团表示,是中国民族对外自决的第一声。不求政府,直接惩办卖国贼,是队内自决的第一声。” 此文发表于该活动还未取得具体成果的22天后,文章直接提出了“五四运动”的名称,并对名称的内容加以阐释。这样就给了这次运动一个长久而影响深远的命名。 这位署名“毅”的作者,同是《每周评论》参与者和作者的胡适也“不记得是谁的笔名了”。不过从其老辣的文笔来看,一定是《每周评论》编辑中的一位。他们主要者为:陈独秀、李大钊、高一涵、高承元、张申府、周作人……即使因为“五四运动”这个名称,我们也应当记住他们。 据《人民政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