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为“错失”梁济致歉梁漱溟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3月02日    来源:近报


  梁启超为“错失”梁济致歉梁漱溟

  1918年11月10日,说不上有多少知名度的前清小官员梁济(字巨川),自沉于北京城北的积水潭。梁济在留下的遗书中说,如果他的自杀要以具体的词语来理解的话,那就是为“殉清而死”。梁巨川自戕,曾激起当时中国舆论界巨大反响。
  当时的梁济,目光敏锐,识见独特,思想不乏深刻,内心肯定丰富,他多么希望能找一个堪可求教,并可与之切磋交流的人,一抒内心。此时,从海外归国的梁启超进入他的视线。他极想与之取得联系。然而遗憾的是,不知是任公先生无暇顾及,还是梁济根本不入梁任公的法眼,总之,梁济四次亲往求见任公均无功而返,并两度致书,结果也如石沉大海。
  岁月匆匆流逝,倏忽间梁巨川的儿子梁漱溟长大了,其学术声名也深孚众望。比梁启超小20岁的梁漱溟后来回忆道:“到民国九年(1920),任公渐渐知道我。一日,忽承他偕同蒋百里、林宰平两先生移尊枉步访我于家,由此乃时常往还。”到了民国十四年(1925),梁漱溟“编印先父遗书既成,送他(梁启超)一部。书中有先父自记屡访(任公)不遇,投书(任公)不答之事,而深致其慨叹”。梁漱溟对此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写信特地指出这段话,请任公先生一读。在梁漱溟心中,父亲“是一秉性笃实的人,而不是一个天资高明的人。他最不可及处,是意趣超俗,不肯随俗流转,而有一腔热肠,一身侠骨”。梁漱溟相信任公先生看了他父亲的这些文字,一定会有所感触。
  果然,梁启超很快为自己曾经“错失”梁济先生“回信痛哭流涕数百言,深自咎责,嘱我(梁漱溟)于春秋上祭时,为他昭告说‘启超没齿不敢忘先生(梁济)之教。盖先父于慨叹其慢士之余,仍以救国大任期望于他也。此事在先父若有知,当为心快。而在我为人子者,当然十分感激他 (任公)”。应该说,梁启超的这封回信,也让梁漱溟彻底释怀。
据《晚清民国谈逸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