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冷战,曾国藩至死不知原因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3月03日    来源:近报


  曾府三杰图(从左至右:曾国荃、曾国藩、曾纪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末的一天傍晚,北京绳匠胡同,十八岁的曾国荃黑着脸向曾国藩宣布,以后不到上房来和兄嫂一起吃饭了,兄弟各吃各的,过两天他就卷包袱回湖南。时任翰林院检讨的曾国藩为此还质问夫人欧阳氏,到底哪里得罪了弟弟。

  曾国荃比曾国藩小十三岁,在曾氏兄弟中排行第四,因从小书读得好、人也懂事,曾家上下都对他比较看重。道光二十年年初,曾国藩从湖南赴京为官。翰林院公务无多,所以安顿下来后,曾国藩就和父母商量,趁父亲护送他的妻儿来京的机会,带曾国荃进京读书。
  道光二十一年新年刚过,正月初七那天晚上,曾国藩就正式开课,为曾国荃讲解诗文。为了让弟弟能广益多师,曾国藩还经常带着弟弟拜访朋友,让他们向弟弟介绍作文之道。这一年春天,曾麟书启程回家。不料父亲走后半年,兄弟关系出现了波折。
曾国藩不明所以寝食难安
  曾麟书走后,兄弟两个的教与学仍如前状。然而到了八月底,曾国荃的表现突然出现异常:他提出要回老家,并且不肯在上房与兄嫂共同吃饭。
  曾国藩百般询问弟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曾国荃就是不说。从表面上看,曾国荃对待兄嫂态度如常,欧阳夫人也辩解说她并没有什么地方惹得弟弟不高兴。但曾国藩担心这样下去,会让“堂上大人”“疑兄弟或有嫌隙”,所以心理压力极大。他为此请父亲专门写信一封,教训九弟。哥哥的话不听,父亲的教导你总要听吧?
  见曾国藩如此大动干戈,曾国荃这才回心转意。冷战持续了一个多月后,十月十一日,曾国藩三十岁生日,曾国藩在家书中高兴地汇报:“十一日,男三十初度,弟具酒食、肃衣冠,为男祝贺。嗣是复在上房四人共饭,和好无猜。”一切恢复原状。
一杯茶惹的祸
  曾国荃为什么要打这场冷战,一直是《曾国藩家书》的读者们心头共同的谜团。直到后来,在曾国荃的曾孙曾宝慈的一篇文章才找到原因。
  他在文章中说,是因为吃茶这样一件小事,曾国荃对嫂子有了意见:忠襄公少年时喜吃浓一点的茶,茶叶要放得多些,就是较多于常人,饭后必须另泡一杯新茶,原来饭前所泡一杯必须换去,如果就原来的一杯加开水的话,忠襄就不吃,此一习惯,固然不一定对,但亦不伤大雅。某次欧阳太夫人以为忠襄杯中之茶尚浓,应该可以将就冲一点开水就吃。此举对忠襄来说,也并不是苛刻,谁知忠襄大不高兴,就此不到上房和长嫂一同进餐,并且要回家。忠襄在表面并不露一点痕迹,文正与欧阳夫人亦无法知道此一原由。
  曾国荃性格就是如此之倔,以致曾国藩到死也不知道此次冷战的缘由。
据《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