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特批不够花87版《红楼梦》曾获山东商人资助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6月23日    来源:近报



  30年前,也是这个季节,王扶林执导的电视剧《红楼梦》在央视开播。正是这部被观众喻为87经典版的《红楼梦》,让中国文学史上最有价值、但也最难“啃”的大部头,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而无论此后翻拍多少次,在观众心中:陈晓旭就是林黛玉、欧阳奋强就是贾宝玉、邓婕就是王熙凤,87版《红楼梦》始终是人们心中的“官方”版本。
  在这部难以超越的经典播出3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到了久不出山的王扶林导演、手握财政大权的制片主任任大惠、头发已花白的“宝哥哥”欧阳奋强以及其他演职人员,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们重回那场红楼一梦。
演员全用新人
开启中国最早“海选”

  1981年底,中央电视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红楼梦》电视剧的改编。1983年2月筹备组成立,5月编剧组成立,8月顾问委员会成立,12月剧本初稿确定,同时开始在全国各地选拔演员。
  “不会演戏没关系,关键你要像这个人物”,这是王扶林的选角标准。《红楼梦》的主角中,正儿八经演过电影、电视剧的不到一半,大部分演员来自“周边文艺界”。
  随着《红楼梦》筹备的每一步进展在《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上公开,人们纷纷猜测哪位明星会成为主演,但最终却全都落空。“黛玉进府”的时候不过十二三岁,宝玉比她大一点,最大的宝钗也才十五岁。而即便是当时相对年轻的成名演员,也有二十三、四岁了,和原著比起来年纪都太大了。剧组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宣布,《红楼梦》面向全国甄选新人,寻找“20岁左右,具有古典美,能进贾府的姑娘”。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海选”。
陈晓旭入选靠写诗
邓婕险因身高成炮灰

  王扶林曾在各种场合讲过初见陈晓旭的经历:活脱脱就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然而,促使他让陈晓旭来北京见面的却是她的自荐信:里面除了照片,还有登着她刚发表诗作的剪报。
  所有主演中,邓婕是争议最大的。剧组去四川选演员,邓婕简直太不起眼了。“个头太矮,皮肤太黑,又不是很漂亮”,王贵娥评价。然而,一上妆、一入镜,戏曲演员出身的她立刻光彩照人。
  结果,不被看好的邓婕,恰恰凭王熙凤获得了《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王扶林为自己的选角眼光得意不已。
  欧阳奋强是最后一个进组的。第一期培训班已经上完,所有演员都定了,眼看就要开拍了,贾宝玉还不知道在哪儿。选角组在江苏省扬剧团找到台柱子侯长荣,想让他演北静王,导演王扶林却认为他适合演贾宝玉。但在见了本人后却连连叹气:“个子太高了。”最终,侯长荣分饰柳湘莲和北静王两角。
  但进组后的侯长荣却来了灵感:“在电影《虹》里的那个欧阳奋强,不是正符合王导的要求吗?”王扶林收到消息后,立刻飞到四川,将正准备进另一个剧组的欧阳奋强“骗”到了北京。戏服一套,试完镜,所有人心里的石头都落地了:贾宝玉找到了。
剧组片酬按戏份递减
演员8块钱能住一个月

  自此,欧阳奋强正式入住“大观园”——剧组在圆明园开设的培训班。过年剧组不让回家,要接待香港来的记者团。那是香港第一次派记者团来内地,拍大合影时贾宝玉却不见了。原来欧阳奋强偷偷跑回成都过年。
  对于春节不让回家这件事,欧阳奋强颇有微词:“香港记者团来也不耽误我们回家过年啊!”他当时暗自猜想,可能是剧组付不起演员回家的路费。而实际情况是:如果接下来一个月都没你的戏的话,剧组是会主动给买火车票回家的,这样节省下来的食宿费是很可观的。
  据了解,在当年《红楼梦》剧组,导演、制片及宝黛钗凤四人每拍一集的片酬为70元,其他演员按戏份多少依次递减。此外,每人每天还有1块2的餐补和每月10块钱的住宿补贴。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或许少得惊人,但在1983年的北京,一个普通国企职工每月的工资也不过40元左右。
  但当时没人对片酬发牢骚,还有人领一份钱做几份工:既要收发信件,又要全国各地奔波选演员的王贵娥,在片中饰演“尤氏”;“周瑞家的”孙彩虹,在戏里要管太太奶奶们的出行事宜,戏外还负责联系场地和演职员们的住所;“而侯长荣竟然是个业余道具师,王熙凤屋里的“红珊瑚”都出自他手……    秦筱
  红楼梦》剧组到底有钱还是没钱?制片主任任大惠的答案是:有钱,也没钱。
  项目成立之初,中央电视台说我们真的出不起这个钱,后来是当时的广电部计财司给特批了500万。摊子一铺开来,任大惠发现,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瓷器花瓶全是纸扎的
  这么大的剧组,光人员工资,每个月就是一笔巨大的花销。2年7个月的拍摄过程中,剧组先后走遍了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说好的2700套服装,一件也不能少;说好用丝绸料子、苏州服装厂手绣,品质也不能降低。
  任大惠找到广电部计财司说,我算了一下,钱可能不够……对方翻脸:500万还不够?!我们没钱了!
  吃了闭门羹,只能想法子省钱。整部剧中最“大”的两场戏,“元妃省亲”和“秦可卿葬礼”,小厮们浩浩荡荡抬来的礼物,瓷器、花瓶、华丽的木椟,全部都是北京的六个道具师傅用纸扎的,耗时一年之久。
资金不够就谈合作
  最大的资金缺口来自制景。大半部《红楼梦》都发生在大观园中,一拍就是一年多。由于经费不足,时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顾问的文化企业家黄宗汉提出,盖一座永久性实景大观园,拍完还可以作为旅游景点盈利。
  黄宗汉将此事与时任北京宣武区领导的老战友李瀛一商量:宣武区拿出南菜园苗圃10.9公顷的空地作为大观园建造地址,且剧组只需投入制景费75万元。而河北正定县县委也用同样的合作方式与剧组合作,《红楼梦》另一个重要场景——荣国府在正定落地。
最穷时剧组曾停工一年
  该省的都省了,该携手政府的也携手了,可钱还是不够。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摄像机休息了近一年。听闻此事,山东潍坊一家叫做“康乐”公司的总经理陈增友来到北京,找到任大惠,称自己与当时号称“蓬莱新八仙”的8位农民企业家愿意一起出资。最终,任大惠与陈增友签下一纸合同,借了240万。
  机器重新运转起来,又花掉了190万。一杀青,剧组就将没有花掉的50万原封不动还了回去。等《红楼梦》开播挣了广告钱,央视又还清了剩下的190万。而《红楼梦》每一集的片尾,都会出现“本片承山东潍坊康乐公司通力合作”的字幕,这大概是中国电视剧最早的鸣谢辞了。 谢心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