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姐风光不再背后是没落的香港娱乐行业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22日    来源:近报



  今年的香港小姐选美大赛落幕了,最受关注的前三名整体看下来还是不错的,没有整容脸,类型不一,辨识度也有。要说美人,港姐三甲也称得上。总之,这一届好像不再是前几年那种港姐选举结果一出来围观群众就大喊这是“选美”还是“选丑”的状况了。
  “港姐”的光环,好像早就无法在现今的娱乐圈里“劈风斩浪”了。
  要确切划个时代的的话,处在世纪交界的2000年是很合适的。如果说1999年尚且还有郭羡妮和胡杏儿的话,2000年之后的香港小姐选美大赛,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像旧时代港姐一样的“港姐明星”。
  真的像围观群众说的一样,是港姐质量一代不如一代,再也没有能扶起来的吗?
  与其说是香港小姐扶不起来,不如说是飞速沉没的香港娱乐的黄金时代。
  就算是早年间美人频出,常常艳惊四座的香港选美时代,美人们也无法完全靠美制胜。更长远的发展和娱乐圈的稳地位,永远靠的是后续的作品表现。
  袁咏仪是1990年的港姐冠军,那时候的她因为太美还有一个叫“靓靓”的昵称。另外一个被港媒形容为“美得石破天惊”的,是1988年的冠军李嘉欣。不能少的还有钟楚红,她当年是港姐第四名。“港版梦露“的称号是很衬她的。但其实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提起这些人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是一幕幕经典的电影场景,而非她们在选美舞台上桂冠加冕的样子。
  袁咏仪甫一出道就凭香港电影最擅长的黑社会题材拿到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新人奖。然后又用《新不了情》和《金枝玉叶》成了第一个蝉联金像奖女主角的人,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这个时间点,恰好也是香港电影走向低谷的时间点。大概是1996年开始,随着香港电影市场走向低迷,袁咏仪的电影事业也走向低谷。
  有靠电影撑起来的港姐,也有靠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港剧撑起来的。翁美玲、赵雅芝、梁小冰、蔡少芬都是如此。
  整体来说,港剧的没落和港影的没落时间是呈正相关的,但港剧还是稍晚一阵子。所以二十世纪末的香港小姐里,还很是出了一些比较有名的电视明星。比如张可颐,佘诗曼、胡杏儿、郭羡妮、向海岚等等。
  这颇有点时势造英雄的意思。那个时候参赛的女孩子们如果能借选美舞台出道,成名获利的机率很高。而那个时候处在经济腾飞时期的香港,也需要选美舞台来构成自己城市符号。一如多年前媒体评价的: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钟楼,不是太平山的老衬亭,不是海洋公园,不是大富豪夜总会,而是香港小姐。
  但这种各取所需,而今已经无法形成了。
  原来的香港小姐们,表面上依托的是港姐的舞台,其实真正依托的是那个时期香港繁荣的影视行业,往大了说,是如日中天的娱乐行业,再往大了说,是腾飞迅速的香港经济。
  但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是大浪淘沙的时代,是真正意义上的香港娱乐行业的逐渐沉没。
  怀念港姐的人,怀念的未见得是那些鲜妍的面孔,可能更多的是承载那些面孔的香港的大小荧幕。
  但如今,脑海里压根没有港姐印记的人才是主流,比起隔着屏幕观看选美比赛,也许他们更愿意在直播间给主播刷礼物。 知影
年轻的袁咏仪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