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降而复叛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1月03日    来源:近报


  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年底,已爆发两年的安史之乱迎来一个重要转折点。安史叛军核心将领史思明,举所属十三郡之地,士卒八万降唐。唐肃宗大悦,立即封史思明为归义郡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至此,安史叛军两大核心——安禄山和史思明一死一降,诺大河北名义上只有安禄山之子,伪燕皇帝安庆绪一股反叛势力,已不足为惧。唐王朝彻底平定叛乱、再造一统似乎指日可待。
  身为叛军首领,叛乱已久、杀掠甚多、位高权重的史思明,为什么在兵力地盘都无损失的情况下选择向唐王朝投降?这一切,还要从年初叛军内部发生的一场内讧说起。

  内讧 >>
安庆绪杀父自立

  是年一月,安禄山死了。确切的说,是被自己的儿子,伪燕太子安庆绪谋杀篡位。叛军各部本来就以安禄山为主君,安氏即亡,乍登皇位、缺乏威信的安庆绪自然难以服众。这其中最不服气的,莫过于安史叛军的另一主要将领——史思明了。
  史思明和安禄山是同乡,私交甚厚,且是一样的狡诈悍勇。叛乱前,两人就同为镇守大唐北境的重要将领。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史思明也不遑多让,因功迁大将军、北平太守、平卢兵马使。
  安史之乱爆发后,二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安禄山率主力南下,谋夺两京,史思明则被安禄山任命为范阳节度使,留守范阳、巩固后方。
  唐大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在洛阳、潼关一线与安禄山叛军主力激战方酣,史思明在后方河北也不轻松。叛乱爆发后,史思明率军对内镇压了颜真卿、颜杲卿兄弟的有力抵抗,对外与唐军郭子仪、李光弼部大战于九门、嘉山、太原等地,粉碎了唐军深入河北,直捣腹地的企图,巩固了叛军的后方根据地。
  就在此时,洛阳方向传来了安庆绪杀安禄山自立的消息。安庆绪功业浅薄、难以服众,对父亲的“老战友”史思明自然倚重有加。“赐姓安,名荣国,爵妫川郡王”,仍领范阳节度使。
  对其他安史部将,安庆绪也是极尽笼络之能事,“设坛加载书、踠血与群臣盟”。但这一切并不能弥补安禄山死后叛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严重弱化。唐肃宗抓住时机,集中主力发起了收复两京的战役。
  在唐军和回纥骑兵的共同打击下,安庆绪接连丢失长安、洛阳,只得收拾残兵、撤回河北。但唐肃宗收复洛阳后,忙着重修宗庙宫室、分封将领群臣,并未全力北伐,给了叛军难得的喘息之机。
博弈 >>
史思明举棋不定

  明眼人都能发现,此时在河南河北,暂时出现类似三国演义般微妙复杂的政治军事格局:唐军收复洛阳,河南全境底定,但暂时无意北伐;安庆绪叛军主力聚集于邺城,喘息甫定,亦无力南下;史思明占据叛军老巢范阳,兵多将广,且拥有叛军从长安洛阳劫掠的大量财货,实力雄厚。
  一时间,史思明的去留向背,无论是对安庆绪还是唐王朝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意义。城府颇深、经验老道的史思明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安史叛军一直以安禄山、史思明为核心领袖,如今安禄山已死,自然是自己威望最高,最有资格登上这皇帝宝座。没想到却被安庆绪这个黄口小儿捷足先登,如何能服气?既然安庆绪可以杀父篡位,他史思明自立门户、改弦更张又有何不可?正因为如此,史思明对安庆绪调其主力南下助战的命令嗤之以鼻、不为所动。
  安庆绪恼羞成怒,派阿史那承庆、安守忠、李立节三将率五千精骑奔赴范阳,以征兵为名,对史思明行监视胁迫之实。史思明立即召集部署研究对策。
  跟随史思明三十多年,心向朝廷的判官耿仁智觉得时机已到,建议史思明降唐。耿仁智指出,安庆绪身为臣子,却杀害君父,是为不忠不孝。乍登大位后,又昏庸无能、沉溺酒色、任用奸小、冤杀大将(蔡希德),早已是天怒人怨。而唐军收复两京,王朝中兴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只有投降唐王朝,才能自保实力、化险为夷。
叛军再起 >>
唐肃宗招降失败

  史思明听罢,当即决定依从耿仁智之言,正式向唐朝投降。至于即将到范阳的阿史那承庆之流,史思明只是微微一笑,随即翻动手腕,以迎接为名骗三将入城,觥筹交错之间,分分钟将其捆绑关押。随后,史思明派使者表奏朝廷,愿意以所辖十三郡、八万精兵投降唐廷,并把安守忠、李立节二将头颅作为“投名状”,表达自己铁心投降的“诚意”。
  唐肃宗显然对史思明的投诚期望过高,对他和部将加官晋爵后,立即催促他们起兵讨伐安庆绪。不过,史思明打定了脚踩两只船的主意,不但对朝廷诏令阳奉阴违,反而“外顺命,内实通贼”,利用朝廷和安庆绪对自己都有所求的机会,不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唐肃宗君臣对史思明的野心也极为忌惮,但贸然撕破脸皮,不但名不正言不顺,还可能激史思明举兵再叛。
  唐肃宗一筹莫展之际,大将李光弼出主意,建议以随史思明一同投降的信都太守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前往河北,伺机除掉史思明。乌承恩是史思明老上级乌知义的儿子,容易取得史思明信任,方便行事。唐肃宗当即允准,并向乌承恩面授机宜,许诺事成之后将史思明的官职转授于他。
  大喜过望的乌承恩立即前往河北赴任。但由于事机不秘,乌承恩不慎将杀史思明以自立的企图暴露了。史思明立即将乌氏父子及党羽两百多人一并诛杀,决意再举叛旗,与朝廷对抗到底。
  唐肃宗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终于发生了。此时朝廷正集中九节度使兵马围攻安庆绪据守的邺城,史思明抓住战机,以精兵五万一举将数十万唐军击溃,并乘胜杀安庆绪自立,将唐军全线赶出河北。至此,唐王朝平叛之战再次陷入胶着。
评析 >>
王朝衰落的深层根源

  读史至此,不禁扼腕长叹。唐肃宗有没有可能防止史思明的降而复叛?对这个问题,明末王夫之的回答较为独特。他认为,不管是“养寇”还是“激乱”,都不能彻底解决史思明与河北再叛问题。招降史思明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唐肃宗没有接受宰相李泌兵分两路,直捣幽燕,彻底摧毁叛军老巢的决策,因而没能歼灭叛军有生力量,使其有凭据河北老巢,再次作乱的能力。
  王夫之的观点固然有道理,但并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唐肃宗招降史思明失败,归根结底,是由于唐肃宗,及其代表的唐王朝过度关注自身统治的稳固,没能用一以贯之、一视同仁的政策和制度来约束臣下、宦官和武将,导致自身离心离德、进退失据,失去了整合内部、争取人心、同舟共济、再造一统的内在动力。
  在九节度使围攻邺城战役中,唐肃宗继承了其父掣肘前方武将、干扰战略决策的荒诞做法,以不通兵事的心腹宦官鱼朝恩为所谓“观军容使”,统揽全局、协调各将,成为事实上的前方主帅,直接导致数十万唐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战,被史思明区区五万精兵击溃,使平叛战争再次遭遇重大挫折。   据《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