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之战:叛乱之火又再度烧旺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1月03日    来源:近报


  兵临城下
  公元758年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联军共计步骑20万众,号称60万,北上进击安庆绪。此次出兵,汇集了唐朝全部堪战军队,堪称押上了所有家底。然而唐肃宗如此大规模调动军队,居然没有设置军事统帅,而是派了一个不知兵的太监鱼朝恩为监军。
  是年十月,各部先后北渡黄河,会攻卫州(今河南卫辉),大败安庆绪亲领的7万援军,攻克卫州。随后,又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再败安庆绪,进而兵临城下,将安庆绪包围在邺城。安庆绪困守邺城,面对20万唐军,顿觉取胜无望。万般无奈之下,安庆绪以让出大燕皇帝宝座为条件,派人向已经闹翻的史思明处求援。史思明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决定出兵救援安庆绪。
  公元758年十二月,史思明率兵13万自范阳南下解邺城之围。但老谋深算的史思明并不急于解邺城之围,他先遣部将李归仁以步骑1万进驻滏阳(今河北磁县),与邺城遥为声援;其本人则兵分三路南下,进取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大败唐军九节度使之一崔光远。然后,史思明按兵不动,在唐军侧翼形成了反包围。公元759年正月,史思明又在魏州自称大圣燕王,摆出了一副自立为王的架势。
战略失误
  此时此刻,战争进入了最微妙的阶段。名将李光弼正确分析了形势,他指出:“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得旷引久,则邺城必拔矣。庆绪已死,彼则无辞以用其众也。”
  应该说李光弼的建议非常符合战场实际。安庆绪连续失败,已是惊弓之鸟,唯一的希望就是史思明的援军。而史思明兵精粮足,实难对付,必须以唐军主力应对。若郭子仪、李光弼能够击败史思明或与之形成对峙,则邺城的安庆绪就不难收拾。可见,李光弼的建议是一个围城打援的妙招,与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虎牢一战破窦建德、王世充两强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鱼朝恩被史思明按兵不动之举麻痹了,同时他也担心一旦战斗力最强的郭、李两军迎击史思明,其他节度使难以攻克邺城,于是决定尽快攻破邺城。
  然而,拜唐肃宗所赐,安庆绪自洛阳退守邺城已经一年,邺城城池高峻,储备丰实,想骤然攻克,谈何容易!唐军从冬至春,连攻数月不下。公元759年二月,唐军以漳河水灌城,“城中井泉皆溢,构栈而居”,同时,城中“食尽,一鼠直钱四千,淘墙及马矢(马粪)以食马”,但安庆绪仍死守待援。而唐军因无统帅,故各节度使互相观望,指挥不一,步调不谐。很多将领一厢情愿地认为邺城危在旦夕,遂产生了松懈情绪。而普通士兵则师老势屈,普遍厌战。恰在战事胶着之际,九节度使之一、勇将李嗣业因亲自率部攻城,中箭身死,令唐军士气愈加低落。
全线溃败
  这一切都在坐山观虎斗的史思明的预料之中。看到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史思明乃自魏州率主力救援邺城。三月初六,唐军被迫以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四镇节度使约战史思明,列阵于邺城北面的安阳河北。史思明率精兵5万出战,唐军以为是小股游军,漫不在意。及至史军发起猛烈攻击时,四节度使方率部迎战。双方战况非常激烈,死伤甚众,节度使鲁炅中箭受伤,所部溃败。于是郭子仪乃率军增援。
  然而,就在这个时刻,一场罕见的暴风不期而至。当时,郭子仪所部未及列阵,“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在近乎世界末日来临的景象下,两军皆大惊,唐军南撤,史军北奔。但唐军因师老兵疲,早已军无斗志,这一退竟不可遏止。安庆绪见战机已到,乃率军倾巢杀出;史思明亦反身杀回,两下夹击之下,唐军首尾难顾,全线崩溃,丢弃甲杖辎重无数。
  随后,郭子仪退保洛阳,其所部战马万匹,只剩3000,甲杖10万,几乎全部丢弃。其他节度使也各自溃归本镇,仅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而还。
  邺城之战可谓影响深远。从叛军一方来说,史思明解邺城之围后,声威大震,他随即诱杀安庆绪,吞并其部属。至此,史思明把已经快要熄灭的叛乱之火又再度烧旺。
据《史海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