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2月08日    来源:近报


  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人利玛窦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教堂——花塔教堂,开始了耶稣会士在中国内地的传教活动。利玛窦不仅讲汉语穿儒服,而且通晓中国儒家经典,能够引诗书易礼和孔孟之道的相关典籍来论证基督教教义;再凭借他从西方带来的科学知识和机械原理,加上睿智、文雅的谈吐,很受明朝士大夫的欢迎。徐光启也是其中之一。就在徐光启奉教的次年,他考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他将这些都看成是神的恩赐,整个家族都皈依了天主教。做了京官的徐光启与同样定居京城的利玛窦的交往也更加紧密。
  在利玛窦带来的众多书籍中,徐光启选中了《几何原本》。这是古代西方数学的经典之作。他认为,“此书未译,则他书俱不可得论”。利玛窦却告诫徐光启:“除非是有突出天分的学者,没有人能承担这项任务并坚持到底。”自万历三十四年秋至三十五年春(1606-1607),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徐光启每天下午前往利玛窦的住所,利玛窦逐句讲述,他逐字记录,碰到不明之处虚心询问,直到弄通为止。回家之后,他还要将稿子加以整理、修改、润色,时常工作到深夜。
  幸运的是,在译著过程中,利玛窦发现“中文当中并不缺乏成语和词汇来表达我们所有的科学术语”。譬如“几何”一词,在汉语体系古已有之并有几重含义,可以表示多少、若干,用于询问数量或时间,如“所获几何?”;可以表示没有多久,所剩无几,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可以表示询问什么时候,如“其为宝也,几何矣?”。正是利玛窦与徐光启一道,将“几何”作为专业数学术语引入了汉语体系并沿用至今。
  结果,在“一年之内,他们就用清晰而优美的中文体裁出版了一套很像样的《几何原本》前六卷”。这是西方传教士翻译成汉文的第一本科学著作,揭开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新篇章。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