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伪现实主义”骗观众有意思吗?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04日    来源:近报


  随着古装、玄幻等类型剧开始“退场”,现实主义题材几乎占据了目前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曾有数据统计,从2017年至今,仅标签为“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就超过40余部,但这些作品的评分大部分都不足6分。观众对于这些剧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人物阶层高没共鸣”、“故事仍是玛丽苏”以及“房子太高大上”这几方面,现实主义题材似乎成为了玛丽苏情感剧的又一个“外衣”。
主角“非富即贵”
小人物屈指可数

  在这些剧中,除了人设和剧情不贴合生活,很多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背景也超出了生活。例如《亲爱的翻译官》中,黄轩房间里的书都是贴面的假书;《我的!体育老师》中张嘉译的房子装修如同样板间,缺少很多温馨感。《亲爱的她们》导演崔亮表示,很多剧方会认为布景高端、色调明亮的布景,能让片子颜值更高。
  主角“非富即贵”,也是此类题材剧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例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男女主角都是咨询界的高管,《谈判官》讲述了商务谈判官和富二代的爱情故事。现实主义真正需要讲述的底层小人物却屈指可数。
  崔亮认为,中产阶层以上的职业离大部分观众较远,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难度较小,但对于跟自己很像的人物,观众会觉得“他这个好假,跟我生活完全不一样。”因此很多编剧都是闭门造车,但真正的现实主义需要到生活中体味人间的酸甜苦辣。
不从生活出发
而从生意出发

  记者盘点了36部2017-2018年开播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网络评分在6分以上的只占33%,8分以上2部、7分以上3部、6分以上7部。评分在6分以下的电视剧约占67%,超过一半。
  为何“伪现实主义”频出?崔亮认为,现实题材的戏非常难写,它需要有很准确的话题敏感度,以及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在这基础上,创作者也必须有扎实的写作功底。但现在各平台对于这类作品的需求变大,卫视、网络都需要极大的片源储存,因此从业人员的水准要求也相应降低了,“泥沙俱下”必然会出现质量良莠不齐。
  编剧宋方金认为,所谓“伪现实主义”,就是因为创作者没有吃透生活,没有贴近人生。现在的影视创作,很多都是从生意的角度出发,不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他认为:“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题材,还是一种态度、一种风格。历史、科幻也可以拍得非常现实主义。反过来,现实题材也可能拍得非常架空、虚无、悬浮。最重要的还是创作者必须保持初心,贴近生活创作。”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