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心的午餐在哪里近报 新闻 时间:2016年09月02日 来源:近报
十块钱俩包子一碗粥 收多少“小饭桌”说了算
孩子原来上幼儿园的时候,午饭和午休幼儿园都管。现在一上小学,家里没人照看,孩子的吃饭午休都成了问题,给孩子找个合适的‘小饭桌’真难啊。”张文华说,从女儿6月份幼儿园一毕业,夫妻俩就开始寻找文化东路某小学附近的“小饭桌”,不仅要安全卫生,还得让女儿能够适应。寻找过程中,张文华发现像他这样的年轻父母真不少。由于父母身体不好,不能够照看女儿,自己和妻子工作又忙,张文华很无奈。 “午餐费基本在5-15元之间,一个月得120-330元左右。太便宜的环境和卫生不是很好。”张文华说,他和妻子在寻找过程中曾碰上一个“小饭桌”,一顿午餐收10元,但是只有两个肉包子加一碗稀饭,感觉很不值。“当时那个老师说每天会变换不同的花样,但还是不放心。” 为了选好“小饭桌”,夫妻俩人还准备了一个小笔记本,每次参观“小饭桌”之后,就把优缺点都记下来作对比。“我们俩都是独生子,属于工薪阶层,把全部的精力和物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张文华说。然而现实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贫苦”而将天平向他们倾斜,给孩子找个合适的“小饭桌”太难,要么感觉价格虚高,要么就是卫生、营养跟不上。 寻找过程中,让夫妻俩感受最深的就是什么标准都没有,也没有相关的证件,这是最让他们头疼的地方。“这样就是出了事也没处找去啊,不放心……”更有甚者,“小饭桌”的饭菜具体收多少钱由店家说了算,“吃得好就多收,吃得不好就少收点。总之,想找一个卫生好、环境好,又安全,还能提供床位午休的,几乎不可能。”张文华告诉记者。 8月29日,记者走访了济南市区多家“小饭桌”发现,不少“小饭桌”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并没有相关的信息登记,安全问题令人担忧。而这也是家长对“小饭桌”感情复杂的根本原因。 居民楼里开“小饭桌” 家庭作坊式比比皆是 8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区的某中学附近,发现学校周围有十余家“小饭桌”,有的就在居民楼里。“房子都是外面租的,改造一下开起了‘小饭桌’,一个房子能待十几个孩子,吃饭睡觉全在里面。”该中学周边商户林女士告诉记者。 李立伟的儿子今年上初一,就读的就是该中学。这个暑假也着实让他们夫妻俩操心了一把。“学校里有食堂,但是孩子总感觉不好吃,午休也是个问题。”李立伟说,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夫妻俩千方百计打听学校周边的“小饭桌”情况。最终,打听到儿子同学的家长在学校附近开了家“小饭桌”,而且儿子的同学也在那里吃住,夫妻俩商量后定了这个“小饭桌”,心里的石头才落下。 据了解,这家“小饭桌”在相关部门有备案,而且参加了食药部门的星级评比,工作人员也都办理了健康证,相对比较正规。“现在物价上涨,“小饭桌”的生意不好干啊。但是食品安全绝对可以放心。”负责人孙师傅介绍。 因为孙师傅的“小饭桌”是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一般招收学生人数不多,最多时招30来个学生吃饭,再多房子就装不下了。目前肉菜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学生每顿午饭收费8元钱,扣除食材和租房子的费用,所剩无几。“现在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小饭桌’,价格不敢往上抬,但卫生还是很重要的,虽然没有具体的标准,但是每天还是变着花样做菜。”孙师傅说。 随后,记者又在附近的几栋居民楼看到,门口摆放着“小饭桌”的宣传牌,很多“小饭桌”都开在居民楼的一楼,基本属于“民改商”的模式。记者随机走进一家“小饭桌”,发现十几平米的房间里摆了几张长桌子。据老板介绍,两个屋可容纳20名学生,还有一个屋是供学生休息用的。“招个学生过来吃饭不容易,没有具体的卫生、营养等标准,都是靠口碑宣传。”该老板说。 竞争倒逼“小饭桌”“升级” 家长变“甩手掌柜” 记者走访多处“小饭桌”发现,在家长不断提高需求和市场竞争压力加剧,一些“小饭桌”悄悄“升级”——不仅在环境卫生上有了提高,而且在提供服务上也下了功夫,从最初的接送和提供两餐,到现在的作业辅导,甚至有的小饭桌还提供美术、英语等课程学习,小饭桌正在发生变化。 “原来的‘小饭桌’就是看孩子、提供午餐,现在开始出现作业辅导、相关特长科目辅导等项目,好点的单月收费在1000元左右。”济南市和平路一家“小饭桌”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介入,小饭桌的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 今年8月8日,由历下区商务局引导,某餐饮公司运营的济南最大的“小饭桌”正式挂牌服务。该中心上下四层,有就餐区、学习区、休息区等功能分区,面积共1200平方米。学生饮食由1000多平方米的中央厨房供应,可同时容纳500个孩子就餐。服务中心提供接送孩子、就餐、午休、作业留守等全方位的服务。据了解,该中心中央厨房、服务中心内的情况可通过手机APP进行查看,配餐全程直播,菜谱均有营养协会专家根据中小学学生科学指导,定期免费为托管学生提供微量元素检测。费用方面,该中心午托的收费为680元/月,午晚托收费为980元/月。 然而,“升级”的背后却导致大量的家长成了“甩手掌柜”。“孩子上了托管站,就感觉很轻松,起码少了一块心病。”从事销售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在二年级下学期时成绩开始下滑,虽然素质教育体制下并不单纯拼分数,但想到未来的中高考,李女士还是忧心忡忡。 记者了解后,发现有不少家长过于依赖“小饭桌”,竟不知不觉地成了“甩手掌柜”,对孩子学习情况关心过少。“升级版”小饭桌推出了多项贴心服务,甚至把一些原本应该由家长承担的检查作业等任务也包揽了。采访中,一位老师表示,家长不要过度依赖“小饭桌”,一定要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托管不等于“脱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