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余光中很熟?

“云戴孝”下人人都是演员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2月22日    来源:近报


  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逝世,和几乎所有文化名人去世时必将经受的“命运”一样,朋友圈中纪念文章、蜡烛、双手合十、签名、合影层出不穷。微信公号、出版社、自媒体的积极参与,助推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狂欢,有网友将这类刷屏狂潮戏称为“云戴孝”,悼念与刷屏当然无可厚非,只是,为什么会这样?
  毋庸置疑,技术和互联网,使得这种“哀悼行为”变成一种大众化的集体仪式,而不是个人的感怀。
  朋友圈的设计恰恰能让你看见那些与你亲近或你选择的人,而如果你不这样做,可能会引起不快。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做出策略性的选择。于是在很多情况下,朋友圈的点赞和转发已经变成一种社交礼节,尤其当工作中的领导、同事、合作伙伴也在其中,更容易“秒赞”,表示“我在关注你”或“你对我来说很重要”,而这时发布的内容本身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将朋友圈“云悼念”名人的行为视作仪式的一种,而你想要加入到这场仪式中去,就必须遵从其中的秩序。如果你违背了这个秩序,就被视为秩序的破坏者,假如你发反对之辞,就会变成总体环境的冒犯者。大部分加入这场仪式的人,为规避被排斥的“风险”,或本着“逝者为大”的原则,一般会选择成为秩序的顺从者,只表达个人感受或强调好的一面,不做批判。
  余光中逝世,作为一个读过《乡愁》的人,一个曾被这首诗感动的人,无论他是否了解余光中这个人,无论他是否了解台湾的乡土文学和诗学,都有资格、并乐于转发、悼念。这个仪式如涨潮一般开始,吸纳进千千万万的参与者,又如退潮一样结束,参与者瞬间回到自己的生活,甚至心也不必为之所动。
  仪式的参与者不需要去了解仪式中的文化意义,他们只是用身体去实践,参与到其中就行。他们更多使用的是自己的肉体,而不是大脑。当每个人都为了纪念而纪念,情绪的表达、向友邻展示自我的意味,甚或超出纪念本身。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需要被责备或质疑,因为在这个习惯于表演的时代,真正的感动太难了,动心太难了,“倒地痛哭”、“泪水遍地”的动画表情、“呜呜呜”和“忧桑”的文字,已经代替我们完成了感动。    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