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五老”称谓由来 延安五老”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4月13日    来源:近报


  延安五老”称谓由来
  延安五老”是中共党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群体概念,指的是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吴玉章、徐特立五位年高德劭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但是,这个概念是何时形成、由谁提出的,各类文章莫衷一是。
  1942年7月,朱德曾写了一首题为《游南泥湾》的诗,其中提到“五老”。于是,许多报纸杂志、网络文章在介绍“延安五老”时表示,党内外借此诗作,将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吴玉章、徐特立尊为“延安五老”。该说法流传甚广、影响甚大,是目前有关“延安五老”概念形成过程的“主流观点”之一。
  目前关于“延安五老”概念的形成,有两种“主流观点”,除了“朱德诗作形成说”,便是“毛泽东祝词形成说”。
  1940年1月,中共中央为吴玉章在延安补办了六十寿辰庆祝会,毛泽东亲临会场,并致祝寿词,他说:“现在世界是变了,青年人欢喜老年人,就像我们的吴老、林老、徐老、董老、谢老,都是很受青年们欢迎的。”有研究者据此认为,“五老”的称谓是毛泽东提出的,并由此流传至今。
  但据董必武回忆,苏区时期已有“五老”的说法,远远早于1940年。毛泽东列举的五人虽与“延安五老”相一致,但并未明确提出“延安五老”一词,所以不能作为“延安五老”已经形成的直接证据。
  “延安五老”的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前身应是苏区时代的“五老”。董必武在回忆长征前的情况时说:“在中央根据地,因叔衡、特立、觉哉、伯渠和我五个人年龄稍大,诸同志都呼我们为‘五老’。”这里指的是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和董必武——与“延安五老”相比,差别在于有何叔衡而无吴玉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何叔衡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斗争,后壮烈牺牲,其余“四老”则跟随队伍到达陕北。
  “五老”概念的产生与五位老革命家的集体经历有关。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何叔衡等人受党指派,赴苏联学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他们因年龄较大、经验丰富而被编在特别班学习。革命老人的聚集也使特别班被人戏称为“老人班”。长征途中,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等人又一起被编在休养连中行动。      据《百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