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少年的“余震”十年

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11日    来源:近报


  时光荏苒,少年长大,再过两三年,李阳和王佳明就到而立之年。平日,他们从未主动对旁人提及,在那场举国哀恸的大灾难中,还是高中生的他们因勇敢参加救援而被表彰。
  初春,北川曲山,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内。
  站在自己的巨幅照片旁,李阳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照片中,他为压在水泥板下的同学高高举起吊瓶,在频频余震中,这个彼时17岁的少年是一动不动的“人肉”点滴架。
  2008年6月,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开展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中,他被评选为“抗震救灾优秀少年”,两年后,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
  和李阳经历相似的还有王佳明,因为被评选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当年高三的他被保送至清华大学。
新的生活
  余震中,少年李阳站在废墟上为同学廖波举着吊瓶。两个被灾难完全吓愣的少年,在等待救援。远远地,有解放军官兵穿越乱石跑来,李阳举起手,大声呼救。他没有注意,身后有相机,正将这个瞬间定格。
  “后来?后来好多年哦,都叫我‘吊瓶男孩。’”坐在绵阳街头的米粉店,李阳随口道。
  大学毕业后,李阳回到绵阳,去年,他在市区买了新房。这位曾经的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已长成大人模样。
  同一时间,成都市区,王佳明也从睡梦中醒来。妻子还在安睡,怀孕四个月的肚子已微微隆起。他轻轻起床,来到厨房做早餐。中午一过,他就要回绵阳加班,然后等到下个周末再回来。
  “佳明,你车票买好了吧。”妻子的话打破了宁静。周末阳光满室,端着牛奶和面包,王佳明走出厨房,“买好了,你再多睡会儿噻。”
  这位曾经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即将迎来新的身份。
懵懂的少年
  在成为“吊瓶男孩”之前,李阳有一帮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发小,他们去县城职校的篮球场上打球,去小河沟里钓鱼,爬上小学后山野炊。
  对于未来,这群北川少年从未有过太多设想。当表妹巧羽悄悄告诉李阳,长大后想去上海交大读书时,李阳正专注于手头的“野豌豆”,那是一种掰开后能吹响的野草,“上海,应该很远吧。”他回应着。
  王佳明从小就是一个沉默、内向而懂事的孩子。父母都是农民,他早早便担负起帮衬家里的担子。每天放学后,他要照顾弟弟,去后山捡柴,早上出门前,还要把全家的早饭做好。
  “那时我就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王佳明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村里和镇上读的。中考后,只有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考到北川中学。
  在高中,王佳明玩命地学习,课间背单词和诗词。午休前做套理综卷子,晚自习下课后,还要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高三时,他已经稳稳占据年级前五。
  他们的命运,原本应该如同北川县城外缓缓流过的湔江一般,波澜不惊,却在地震的瞬间,被汹涌裹挟。
  李阳亲手在废墟中挖出了表妹巧羽,那个成绩很好梦想着去上海的女孩,她身上没有血迹,后脑有拳头大的伤口,数吨重的水泥板,把胸骨全压断了。
  “我们往外撤,也有人千方百计进去找。”王佳明的记忆中,有废墟在燃烧,漫天飞舞着的寻人启事上,简单的名字和照片,是家属最后的细微希望。
  那时候,王佳明和李阳,都没有哭。
心里的余震
  2008年9月,地震后第四个月,王佳明进入清华大学。头几个月,他几乎夜夜失眠,“闭上眼,全是地震时候的画面。”
  余震,就在他心中。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在几乎汇聚全国各省精英的清华大学,王佳明还是感到史无前例的压力。上微积分课,自诩数学基础不错的他,在课前专注预习,可老师一节课能讲几十页,疯狂记笔记后,王佳明发现,自己都看不懂记了些什么。
  在清华头两年,王佳明几乎是以高考冲刺的状态在学习。上课下课图书馆,做题看书问老师,除了在国庆节去趟天安门,那两年,王佳明几乎没有离开过校园,他就像一块海绵,在清华园里拼命吸收着知识的养分。
  因为从小到大的责任感,王佳明要求自己要做到能力的极限。
  在大学,他是为同学服务的班长,是每年坚持献血的志愿者,是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履历完美找不出半点瑕疵。有同学戏称,他就是武侠小说里江湖名门中的大师兄,被当做掌门继承人,在匡扶正义的教育中成长起来。
  而另一边,李阳也经历着自己的余震。
  2010年,李阳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那是他表妹巧羽梦想的地方。   李阳从未主动向身边的同学提及地震的经历。2011年,李阳被电视台邀请去录了期关于地震三周年的节目,身边的朋友才知道,这个温和阳光的少年,记忆中有着地动山摇的仓惶。
  开始有媒体联系采访,李阳都拒绝了。有次,他被两位锲而不舍的记者在交大校园追堵了三天后接受了采访,内容依然绕不开“吊瓶男孩”。
与自己和解
  2013年,正读大三的李阳带着自己的棱角和疑惑,离开校园走进军营,开始自己的新兵生涯。
  李阳记得地震中,那些绿色的身影带来的希望,在身边同学都开始实习找工作,留学递交材料时,他希望能在军队中,找到答案。
  曾经,李阳很尊敬的一位长辈,担心他在光环中迷失,告诉他,不用纠结小东西,要追求大目标,彼时的李阳没有懂,却在军营中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何必要计较标签呢?真正的释然应该是平常心面对。”于是,某日,当战友们偶然得知李阳就是“吊瓶男孩”后,他坦然承认,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连队里给战友们讲述震后家乡的巨变。
  不约而同的,王佳明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去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支教。
  在这里,王佳明是老师,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同类。“学生特别淳朴,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想要回去建设家乡。”这样的心愿下,王佳明开设了一门主讲大学生活和求职规划的课程。他离开西藏时,学生哭成一片。
  从拉萨回北京的路上,王佳明想到了微积分课程,曾感觉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得其法。可下功夫去磨,终会豁然开朗,所有步骤都清晰明了。
  “如果不这样逼自己,不懂的还是不懂。”相应的,被责任感和标签所赋予的压力,已经转化成动力,而在这样的转化中,王佳明觉得收获到了更好的自己。
幸福的普通人
  2018年3月,李阳回了趟老北川县城。
  天气晴好,行走在小城中,有游客,也有曾经的北川人。他们在一脸平静中,跟着同行的人絮絮叨叨。
  一位父亲一把抱起撒娇的儿子,“这是你的老家!”小男孩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打量着。
  也有曾经北川中学的女生带着男朋友回来。母校只余一杆红旗,女孩站在巨大的山体前,红着眼眶一遍遍重复着过去十年间设想过无数次的“如果”。
  这个周末,李阳和王佳明约好,要在一起聚聚。相识至今,已有十年。说起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他们首先想到的,却都不是地震。
  在王佳明的记忆中,2010年夏天他回到家乡,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小姨刚刚生下宝宝。晚饭后,一家人推着婴儿车出门散步,结果一出门,满大街全是婴儿车和不算年轻的父母。他们相互打着招呼,说着奶粉和玩具。
  这个在地震中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的四川男孩,当时就红了眼眶。
  而对于李阳而言,原本在绵阳市区的中学里上学的表妹巧羽,突然转回北川中学,而后遇难。这一直是他心中过不去的坎儿,他想不通,成绩优异的妹妹为什么要回来。
  直到很久后,巧羽的母亲将一本日记交给李阳,在她看来,这个和巧羽一起长大的哥哥,是最适合收藏这本日记的人。
  日记中,小小少女,用别扭又藏不住的语气,絮絮叨叨说着北川中学同年级的一个男孩。
  那个男孩也在地震中遇难了——关于青春的秘密,都停留在了十年前的瞬间。
据《华西都市报》